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这里就是他的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06:47 光明网-光明日报

  

“这里就是他的家”
在青岛市市北区青海路社区,陈永富是个几乎无人不晓的“名人”。听说采访他的事迹,70多岁的张大妈硬是拽着记者的胳膊不松手,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陈永富为居民做的数不清的好事儿,最后一句是:“他是我们这里的一员,这里就是他的家!”

  1998年,陈永富从部队转业到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泰山路派出所,成为青海路社区的社区民警。角色的转换,并没有使这位有着28年军龄的共产党员退缩。面对地域面积0.

5平方公里的责任区,陈永富迈出了作为社区民警最扎实的第一步:两个多月里,他反复登门入户,每天下班抱着22本大户口簿,利用晚上时间,把每天走访了解到的情况,对照户口簿上的照片信息资料逐户逐人地熟悉。

  2003年,市局户政处下来考核,考官随意从卡中抽出了10张社区内居民照片,陈永富全部认出,考官又挑出10个人的名字,有关材料他还是对答如流。从此,他出名了。

  社区安全重在防范。陈永富不仅与居委会干部、社区少工委一道,定期在社区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还把他自己的2000余元奖金交到居委会,建立起社区安全防范奖励基金。组建起一支由20名低保人员参加的有偿专职夜间巡逻队。

  有一天夜降大雨,低保巡逻队员浑身都被雨水浇透了。陈永富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自己掏钱为每位巡逻队员买了手电筒和雨伞、雨鞋。自巡逻队伍组建以来,这个社区的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可防性案件下降了40%。

  2002年初,青岛市委政法委提出在居民住宅安装防盗钉工程,陈永富为确保安装质量,亲自借来安装器具,天天楼上楼下跑。3个月为800余户居民安装了防盗钉,为群众节约了费用,把该工程做成了民心工程。

  “要赢得民心,就要从点滴做起”——这是陈永富的为警之道。于彤彤是青岛市普集路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她的妈妈患有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家庭生活特别困难。陈永富平时工作中经常到这个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2005年3月的一天,陈永富在与小彤彤妈妈的交谈中得知,孩子一直想到舞蹈班学舞蹈,可是家里拿不起学费。陈永富听在耳里,记在心上,他马上到市北区少年宫舞蹈班为彤彤报上了名,并自己拿出300元钱,为她交齐了一学期的学费。2005年3月中旬,社区锦州支路8号的失业人员石玉富突患食道癌住院,因家境困难无力支付巨额医疗费而只能简单的打吊瓶做保守治疗,陈永富得知后,便买来水果和居委会干部赶到医院,临走前,老陈掏出1000元钱交给石玉富夫妇,说:“这点钱,对老石的病虽然解决不了多大的问题,但却是我的一点心意。”看着这1000元钱,石玉富夫妇感动得泪如泉涌。在陈永富和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四处奔波后,终于为石玉富办理了大病保险,报销了70%的医药费用。

  陈永富凭着对党的忠诚,对百姓的热爱,在群众中赢得了口碑。他管辖的社区有大小门头房240余个,其中有不少高档饭店和娱乐场所,可陈永富从不在辖区内购物,也从不在这些饭店吃饭或请客。许多个体老板为了感谢他,请他吃饭和娱乐,都被他谢绝了。青岛葵花坐椅台资总汇中方老板王庆涛,看到陈永富在社区工作很辛苦,就为他准备了一盒人参。可是送了三次,三次被谢绝,又托老陈的战友送到其家里,最后这盒人参还是又回到了王老板的手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