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汴京水暖“房”先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09:10 大河网-大河报

  

汴京水暖“房”先知
核心提示

  郑汴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从宏观上讲,是增强我省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构筑河南乃至中部地区强劲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增长极,带动中原崛起,促进中部崛起。

  但是两市经济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加群众的收入,改善和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

质量。现在郑开大道还没有正式开通,城际公交还没有正式通车,但对两市居民的生活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您可能不信,但看看那些得到郑开大道将修建的信息就先下水的“鸭子”,您就知道春江是否水暖了。

  □记者栾姗李晓敏郑松波文白周峰图

  开封:地价涨了五成房价涨了一倍

  2004年6月,在郑州一家建筑装饰装修公司工作的刘磊被公司委派到开封开拓装饰装修市场。在开封,刘磊认识了开封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经理宁菱。彼此交往近一年后,两人决定携手走进婚姻殿堂。

  就在小两口筹备婚礼前夕,因为刘磊业绩突出,公司将他调回郑州委以重任。刘磊不想失去事业上进取的机会,十分想回郑州。而作为家中千金的独生女宁菱,也不舍得离开父母去郑州。就在两人为去留而争执的时候,传出2005年年底郑州与开封之间要修建不收通行费的快速通道的消息。征得双方父母同意,两人决定在汴西新区金明广场附近购买一套商品房。

  让刘磊夫妇想象不到的是,两人2005年底花12万元购买的一套109平方米的商品房,在这个月已经涨到了26万元。房子早买了一年,省下了一辆好车的钱。

  “这个周末,我就带媳妇到郑州买车,然后沿着郑开大道回家。”刘磊欣喜地对记者说。

  2005年底传出修建郑汴快速通道的消息后,投石激浪的首先就是开封市的房地产业。规划中的汴西新区与建成区的交界带,原本空旷寂静的金明广场附近,现在密密麻麻的商品房卖得十分红火,而且价格一路飙升。

  来自开封市建委和开封市房地产交易管理处的统计数据显示,开封现在登记备案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共有163家,有项目运作的企业有50多家,其中三分之一是外来企业。

  记者前去开封市国土房管局采访,碰到房产商郑先生。记者询问:“开封的房价最近涨得很快,涨幅到底有多高?”

  郑先生反问记者:你说高不高?以前开封汴西新区地价每亩不过三四十万元,现在已经涨到了五六十万元。从去年到现在,开封汴西新区商品房的均价每平方米上涨了千元左右,带得老城区的房子也涨了三四百元。过去开发商大多是开发六七层的多层楼盘,现在汴西新区的楼盘则多倾向于小高层、高层和联排别墅。很明显,这些楼盘的目标客户不只是圈定在开封,而是将包括郑州在内的开封周边有钱的“主儿”吸引过来的。

  开封市国土房管局交易管理处庞副处长介绍说,郑开大道将要建成通车的消息传出后,几乎天天都能接到不同地域的地产商的询问电话,今天上午还接到几个上海、浙江等地的地产商的电话,或是咨询,或是表达投资意向。前些年,金明广场附近建起的楼盘每平方米1200元还卖不出去,现在多层每平方米已涨到2500元左右,高层每平方米的价格已突破3000元,别墅每平方米的价格在3500元左右。一些沿着郑开大道开发的商品房,开盘后马上就销售一空。

  记者乘出租车前往金明广场附近时,司机刘师傅说:“你已经是我这星期拉的第三个从郑州来开封买房的人了,金明池附近的小别墅几乎被郑州人买空了。我们开封人也知道今后这里的房子升值空间大,但是房价太高。开封市内的房价每平方米才1400元左右。在这里买一套,在市里能买两套。”

  郑开大道极大抬升了开封的房价,但刘师傅看到的却是以后更长远的利益。“郑汴一体化后,我的出租车可能会经常在郑州、开封两地跑,乘客多了,我的收入自然而然地会跟着增加。”

  根据《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开封的定位是文化娱乐功能区。现在汴西新区火的是住宅楼,开封市内火的就是商铺了。十年难得一变的宋都御街和马道街附近相继开发了新都汇购物广场、鼓楼新天地等商铺。据新都汇购物广场招商部的工作人员介绍,招商邀请书不仅发送开封市区内,约30%的邀请书发送到郑州市一些大品牌的代理商手中,期望以此提高商铺的整体消费档次。

  中牟:房产置业不敢再耽搁第二次

  11月13日上午,在中牟县的一个售楼处,郑州来的潘先生在两排密集的车辆中间,找了一个空位把他的“雅阁”车停下。一下车,他就指着不远处一个正在建设的工地对记者说:“你看,我去年看中的就是这个楼盘。当时才800多元一平方米啊,现在都涨到1600多元了。”

  潘先生在郑东新区工作,而他的妻子朱女士在开封工作,两人今年上半年刚结婚。据潘先生讲,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他就曾经多次来中牟考察楼盘。当时他就觉得这里距离郑州、开封都不远,房价又便宜,而且听说马上要在郑汴之间开通的一条快速通道也从这里经过,就动了在这里安家的念头。妻子最初听到他的想法也表示支持。他们连买房的钱都准备好了,但妻子的家人大加反对:“谁知道到底设不设收费站啊?如果到时设个收费站,每天来回一次20元的过路费够人受的。”

  在一片“声讨”声中,妻子也动摇了。最终,他们放弃了在中牟买房的计划。今年年初,他们以每平方米近3000元的价格在郑州北区买了一套房子。

  最近,身在外地的父母即将退休,他准备拿出一笔钱,让他们再买一套房子,一方面作为一种投资,另外,两位老人也可时不时地来住上一段时间。这次,潘先生铁了心地把眼光投向了中牟。

  错过了一次,不能再错过第二次。潘先生这次很快就说服了妻子和父母,要把他的“中牟置业计划”进行到底。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从去年年底郑汴快速通道开始动工到今年上半年,中牟的房价持续上涨。特别是在中牟的新县城,楼盘平均价格已经从去年的不足千元上涨到现在的1400多元。中牟县房产所管理科科长路永辉告诉记者,新县城的很多房子是郑州人买的。

  “我们现在的房子均价是每平方米1750元,业主有百分之八九十是郑州人。”围绕着中牟一湖泊开发的一个新楼盘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去年11月份第一期楼盘开盘以来,销路一直比较好,现在正在开发的第二期也已基本售完。“郑开大道中牟境内路两侧各3公里是省里统一规划的,除此之外,县城西区其他好的地段早就被开发商们‘盯’上了。下一步,估计老县城也会吸引来一些项目。”中牟县国土局有关负责人满怀希望。

  郑州:郑汴路两侧置业已经受益

  郑开大道的修建,使开封、中牟的房价一路飙升,那么郑州老城区和郑东新区的房价又会产生什么情况呢?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的绿地郑东新苑社区,售楼部内显得比较平静,前来看房的顾客并不是很多,有的售楼人员在给顾客讲解整个社区的情况,有的则在指导顾客签订购房合同。刚刚签订一份三居室购买合同的顾先生告诉记者,之所以到这里购房,主要是看中郑东新区的发展潜力。在谈及是否受郑开大道的影响时,他表示并没有考虑这方面的因素。不过他相信,随着郑开大道的开通,郑东新区的区位优势和对购房者的吸引力肯定会不断增强。

  上海绿地集团河南老街坊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崔燕介绍,楼盘开发主要瞄准的是郑东的居住环境,当时并没有考虑郑开大道的修建。从目前整个项目的销售情况看,郑开大道的开通并未对房产销售产生明显的影响。从一期工程开始到现在,旺季销售一直在百套左右,淡季则在七十套左右,外来客户中,南阳、信阳、许昌的比较多,开封的相对较少,开封的顾客主要是一些兰考、杞县的生意人。她分析道,虽然郑开大道开通后,开封到郑州方便了,但由于开封居民的个人收入并没有明显的增长,目前郑州的房价几乎没有3000元/平方米以下的,这对多数开封人来讲几乎是天价,开封客户还不能成为在郑州购房的主力,所以郑汴一体化目前对郑州的房价几乎没有影响。

  郑东新区房管局局长赵金科告诉记者,从目前房管部门掌握的情况来看,郑开大道的开通对郑东新区的房价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是它对新区的房地产项目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从去年开始,以老107国道为界,在郑汴路两侧直到中牟,房地产项目增多,地价逐步增高,社会关注度也在不断增高。郑开大道开通后,郑东新区几乎成了郑州市的东门户,道路两侧的环境、道路设施都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不少企业和个人选择在这里投资置业,可以说这批企业和个人已经从郑汴一体化中获益。

  至于郑汴一体化对郑州老城区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赵金科认为,从理论上讲,近期内,一体化对老城区的房价不会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因为开封市民不能在短期内大量进入郑州的房地产市场,因此郑州房地产的供求关系将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稳定。但从长远看,一体化为人们勾勒了一个“大郑州”的概念,一体化增强了郑州的辐射能力和吸纳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在郑州各个区域投资房地产项目,一体化对开封的拉动,也会使越来越多的开封人到郑州置业,因此郑州的房地产价格在未来肯定是稳中有升,这是市场决定的,也是一体化必然产生的结果。

  记者从郑州市房管局了解到:2006年上半年,郑州市商品房整体上供销总量基本平衡,供销比为0.93∶1。住宅市场供销比为0.88∶1,供不应求。而非住宅供销比为1.51∶1,尤其是商业用房持续出现供过于求。金水区供销比为0.67∶1,新增供应同比下降30%,惠济区供销比为0.65∶1,新增供应同比下降49%,明显供不应求;郑东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因其特殊地理环境,供过于求。从供求关系来看,郑汴一体化在短期内也不会对郑州市的房价产生明显的影响。

  郑开大道沿线成了投资热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