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首堵”的今天,会否是别人的明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14:34 四川新闻网

  目前听到的关于拥堵症结分析,大抵都是机动车与道路建设的数字对比。然而根本的问题,应该是机动车的增长究竟有没有极限的问题。

  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前天在香港表示,他这次来港出席第十届京港经济合作洽谈会,特别要学习香港的交通管理和建设。这番话有其尽人皆知的背景。无论到过没到过北京的人,对北京的堵车想必都有一定的了解。有人因之称北京“首都”为北京“首堵”,王市长认

为“这有点夸张”;但他也同时指出,北京现在的交通问题是城市管理的一个焦点,当局正通过各种办法来缓解交通拥堵。

  北京交通拥堵之烈,不仅令百姓啧有烦言,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出行的效率,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被“堵”了个千疮百孔。但堵车尚未达到令人心惊肉跳地步的那些城市,不能抱有隔岸观火的心态,而应当就此引起警戒,尤其是城市的主要管理者,有必要扪心自问:“首堵”的今天是否会成为我们的明天?这个问题不是空穴来风,细察北京堵车问题的产生,实际上带有一定的共性。最主要的,不就是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太快而道路建设不能同步跟进吗?北京市交通委的一位负责人说,北京市近几年每年汽车增加15%左右,而道路增加只有5%,道路建设远远落后于汽车的增长速度。此外,不就是公共交通不发达、一些司机的交通道德的缺失吗?这些问题,正是其他城市可能要面临或正在面临的问题。

  对于交通拥堵,人们现在的一个普遍感受是:机动车数量太多!如何容纳,加大道路建设力度是一个现成的、可以脱口而出的答案。目前听到的关于拥堵症结分析,大抵都是机动车与道路建设的数字对比。然而根本的问题,应该是机动车的增长究竟有没有极限的问题。答案不言而喻,有。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四位年轻科学家曾经撰写过一本叫做《增长的极限》的著作,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作者谈论的是人类对气候、水质、鱼类、森林和其他濒危资源的破坏,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概念借用于机动车生产,探究其极限在哪里,当作当务之急。去年4月,省环保部门曾经透露,他们正在全面评估“广东的环境到底能容纳多少机动车”。这个评估就颇具前瞻性、战略性。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半,不知道评估的结果出来了没有。如果没有,我们要继续予以期盼。

  《增长的极限》中的那些观念和论点,现在听来不过是平凡的道理,但在当时,西方发达国家正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对这种惊世骇俗的警告并不以为然,甚至根本听不进去。事实证明,该书对1970年—2010年这一时期的预期完全正确。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认识到生产对于生活的双重影响:产品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恶魔。时下,消费者的汽车消费激情已被点燃起来,机动车数量的继续增长可以预期,但是必须防备无节制的增长。无论在哪个领域,了解了增长的极限在哪里,等于是教我们学会为未来做好准备,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就交通而言,“首堵”的今天很可能就是自己的明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