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假签名何以能“呼风唤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15:03 四川新闻网

  近日,山东某县警方侦破一起案件:今年以来有33人通过假冒的县委书记签名,调入该县各个党政机关。经查证,只有小学文化的无业游民时某,雇用他人仿冒县委书记签名,不仅把自己和妻子“安排”进了审计局和劳动局,还收取他人钱财将多人安排至党政机关。(见11月15日《新京报》)

  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无业游民,仅仅凭一个假冒的县委书记签名,竟然摇身一变为

“地下人事局局长”,堂而皇之地做起了卖官鬻爵的生意,且还买卖兴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伴随着《公务员法》的实施,“逢进必考”已成为政府机关招录人员的一项基本制度。公务员招录过程中之所以确立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等原则,正是为了防止个别人的暗箱操作。然而,该县县委书记却说,该县进人一直由他来负责签字,因此才有人假冒他的签名。可见,该县县委书记的签字使一切程序的作用化为了泡影。如此看来,假签名能呼风唤雨的背后是真签名的“神通广大”。

  事件曝光后,该县有关人士表示,此案是个严重的教训,同时也是个意外事件。“意外事件”似乎不错,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严重教训”呢?是反思领导批条子带来的危害,还是如何避免他人浑水摸鱼冒充领导的签名?

  县委书记也表示,以后要严格人事管理程序。可究竟应该怎样去“严格管理”?是相关领导主动放弃批条子的做法,还是严格审查条子是否由领导亲手所批?倘若是后者,那人事局所应检讨的恐怕就不是人事管理制度的问题,而是自己为什么会有眼无珠分辨不出领导签名的真伪。

  如今,一些地方的“一把手”权力高度集中,在所辖范围内,几乎没有制约的力量。这幕假签名闹剧即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本人并非认定该县的相关人员一定存在问题。不过,当官员手中的权力得不到必要的约束时,这种权力会走向何方也许仅仅是一念之差。

  因此,比假冒签名更可怕的,是某些官员手中的权力不受制约,是某些地方“一把手”一支笔即可畅行无阻的官场秩序。避免类似闹剧的重演,最根本的是必须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强化对其权力的制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