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慈善论坛开讲 专家:发展慈善必须加快税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8日15:34 金羊网-羊城晚报

  ■首届广东企业慈善论坛开讲,有专家认为

  当公众越来越多地把谴责、质疑的投枪掷向少做善事的中国新富阶层之时,一种理性的声音前天在广州中山大学响起。企业在慈善事业中,应扮演什么角色?除了捐钱,企业家还能做些什么?

  昨日,首届广东企业慈善论坛开讲,由中山大学广东发展研究院公民社会中心主办的论坛邀请了多位企业家,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主席StephenB.Heintz先生也从专程赶来参加。

  善捐还是慈善?

  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主席Stephen先生则在论坛上抛出一个新观点:目前国内相当多企业和个人做的是“善捐”,而非“慈善”。善捐是马上可以见效的,如为海啸受灾国家捐款;而慈善则是一种战略的可持续的发展的事业,希望通过长期投资来改善社会问题。

  据了解,去年国内50个捐款最多的企业共捐1.7亿美元,约占他们总收入的0.18%,这其中24个是国有的,4个是私人的。Stephen先生指出,即使如此,中国企业慈善事业的发展还是远远地滞后。“中国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现代化,如果没有活跃有效的非政府非组织,很多目标仅靠政府难以实现。”

  企业行善不应仅停留在捐钱

  去年,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披露,国内工商注册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纪录的不超过10万家,几乎有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慈善活动。

  中大广东发展研究院公民社会中心研究员兼总干事、广东省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刘小钢女士提出:企业本身不是做社会服务的,即使它希望帮助一部分人,如助学,更有效的做法也不是自己拿着一笔钱跑到农村去盖学校。

  刘小钢坦言自己的企业捐建过不少学校,“当我做这些事时我在思考,中国面积太大了,一个企业,哪怕能建100所学校,在广大农村,仍是一个很小的数字。而且事实上,这么多年,农村教育有很大的改变吗?孩子成长有很大的变化吗?我好象觉得我们想要的结果并没有发生。”刘小钢说,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但作为企业,可以做些什么呢?恐怕更有效的方面,是找擅长的民间组织,在软硬件各方面让农村孩子有机会改变命运。

  她认为,必须要有商业机构和民间组织,重新结合起来,变成了一股新的社会联盟力量从事社会的公益,这样做比每个企业自己拿钱做慈善更加有效。过这种战略性合作,更加深入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发展慈善应加快税改

  实际上,税收制度不鼓励做善事,也一直为人所诟病。慈善捐款只能在年应纳税额3%以内享受免税优惠,如某企业年利润为1000万元(人民币),按照33%的企业所得税缴纳标准,需缴给国家330万元;若该企业想捐款100万元,按照3%的比例上限作为税前扣除,税前准予扣除的金额为30万元,企业还需为自己捐赠的100万元中的70万元纳33%税;这就形成捐款越多,纳税就越多的局面。

  有学者指出,中国政府不是没考虑慈善方面的税务改革,但是有一个核心问题未解决,就是企业逃税情况较普遍,政府如果再开一个口子给做慈善减免税,就更担心该收的税收不上来了。

  Stephen先生认为,中国目前有很大一批新兴阶层崛起,政府应创造更好的法律环境与免税激励制度,鼓励成立民间慈善组织,鼓励企业与个人捐赠。

  本报记者曾璇李春实习生陈亮

  (Robby/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