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杰地灵南大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9日03:36 大河网-河南商报

  

人杰地灵南大街
从郑州老城南门到州衙有一大街,其南段,叫南大街。它在老城区中心十字路口以南,南北走向,自大十街至南门。有人说,这道街的历史和郑州商城的历史一样长。南大街长约480米,宽7米,是城内通往南关的干道。明朝时叫咸宁街。取意社会平安宁静,百姓生活其乐融融。清朝时叫南咸宁街。民间习惯叫南街或南大街。由于这道街上古槐树多,春天里槐花飘香,夏天槐树枝叶茂盛,绿荫掩映,遮阳纳凉,当地居民也叫它槐树街。民国时曾改名为中山南街。

  “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改名叫向阳路、向阳南路,1979年改名为向阳中路,从1983年起又恢复南大街原名。

  在古老的郑州,南大街可谓人杰地灵。这道街上出过很多的高官、名人。历朝历代很多官宦人家、名门望族,乡绅富商就生活在这里,郑州民间有顺口溜曰:“东街穷、西街富,南街顶戴一大铺。”因为以前在南大街及其附近街巷里居住的体面人、富人多。他们以及家人讲究穿戴,讲究仪容仪表,讲究体面,时间长了,成为南街的一个特色。

  南大街上的名人

  自古以来,南大街培育的,或者居住在南大街的官员名人太多。他们的好品行,他们的作为、成就和事业,让街上的人为之自豪,也丰富了这道街的文化内涵。

  贾宗伊,南街人。性情慷慨,有豪侠风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还在秘密准备阶段时,革命党人曾在郑州秘密建立组织和地下活动地点,打算寻找适宜的时机组织武装起义,占领郑州,切断清军给其南路军运送军用物资的后勤保障线。贾宗伊为革命党建立地下组织、准备起义的事情往来奔走,出了大力。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于1912年1月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当时,他担任国民党干事员。民国二年(1913年),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他秘密前往南昌,约熊嗣鬻来郑州,联络党员,寻找合适的机会起义。他乔装打扮,冒着风险,到湖北、江西一带秘密活动。后来不幸被捕,任凭敌人严刑拷打,宁死不屈。1913年8月4日,搞“二次革命”开展反袁斗争的贾宗伊被枪杀。

  赵承志,世居南关。河南省高等学校毕业。热心地方上的公益事业,尤其注重培养人才。民国七年(1918年)当选为“河南众议院议员”。他有感于当时郑州没有中等学校,影响青年学子深造,就为之奔走呼吁。后与本地名流王显家、李随扬等协商,酝酿创办一所中学。民国十三年(1924年)初,在书院街东里书院成立郑县县立初级中学,他任校长。当时不仅郑州、荥阳、河阳、汜水等地青年学子争先来校读书,就连巩县、西平、遂平等地的有志学子也慕名而来。

  民国十六年(1927年),赵承志根据县政府要求,增设师资训练班,培训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所需老师,为郑县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他奉命先后任确山县、新蔡县、襄县、临漳县契税局长,能秉公办税,民众称颂。襄县商民送他“万民伞”,感激他为民遮风挡雨,造福一方。

  民国三十年(1941年)他出任郑县县银行理事,次年县里灾荒,他积极办理救济灾民的事项,亲自主持孟寨粥场,放赈救灾,受惠百姓多多。20世纪30年代,他参与修建南关德济桥,南大街人很敬重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任郑州市私立明新中学校长。他一生关心并致力于郑州教育事业,为时人以及后人称道、仰慕。南大街历史上的药材行

  民国时期,随着京汉、陇海两大铁路建成通车,郑州成为黄金十字架上的中心点。那些有眼光有头脑的投资者、商人纷纷云集郑州,投资兴业、开厂办店,一时间古老的郑州繁忙热闹起来,人多起来,生意红火起来,南大街也随着繁荣起来。1928年普利公药栈在南大街开业,开了郑州市药材行、药材栈的先河。

  1930年前后,郑州的药材业兴起,郑州成为中药材的集散地,在全国有相当大的影响。药店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形成了规模和气候。1931年,当时郑州商界的几个名人,如南大街的陈筱轩、宋少臣和东大街的李桂荣、阴献康等人,和田镜波、张波臣等酝酿,协商如何繁荣郑州商业。他们经过商量达成共识。于是就发出倡议:组织兴起“郑州药材骡马大会”。分两处起会,春天会在东大街北边的塔湾一带。

  这里原先有两个老庙会,一是东大街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奶奶庙会。二是农历三月十六到三月十八城隍庙会。郑州药材骡马大会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十日,会期一个月。秋季会在南关,也就是南大街南段到南城门外的南关一带,每年农历十月一日至三十日,会期一个月。

  话说在南大街起会之前,南关有一座南北走向的桥,横跨在由西向东的熊儿河上,叫熊儿河桥。有一年,熊儿河的水大,在桥南头冲出一条东西向的顺河深沟。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须先下到河里而后再从河里上来,这一上一下平添了诸多的麻烦,大家都感到这道沟太碍事了。南大街有几位热心公益事业且又有影响的体面人物,比如陈筱轩、宋少臣等,组织人们拉土把深沟填平,将路修好。后来,又在南关与东三马路之间的熊儿河上,造了一座砖砌的桥,因建桥时郑县商会会长张波臣发动商界捐了很多钱用于修桥,张波臣原名张德海,于是大家就商量着给这座桥起名叫“德济桥”,含有“德海周济”之意。当时人们都说,以德济人难能可贵,应该发扬光大,世代传承,让它成为南大街的好传统。

  郑州药材骡马大会从起会开始,每年两次,全国药材商人来参加交流,一年比一年兴旺,规模越扩越大,影响力遍及中国。当时,全国东西南北各路药商云集郑州,郑州成为全国有名的药材集散地。一时间,南大街及其周边的唐子巷、盐店后街、南学街,东大街以及周边的主事胡同、博爱街等,药材栈、药材行、药材店等密布,多达200多家,从业人数1300多人。各种药商云集,坐庄郑州,年进货量达600万斤,销量为450万斤。1937年为药栈业的鼎盛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飞机对郑州狂轰滥炸,郑州火车站成为废墟,交通绝断,药材行、药材栈、药材店相继停业或关闭,所剩者仅有豫生长、公和永等10多家。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药材行、药材栈又逐渐恢复,1946年新开业的有义丰行、福兴勇、大盛昌等20多家。l948年10月郑州解放后,郑州药材业得到迅速发展,仅1948年至1949年一年多时间,新开业的药材行、药材栈就有36家。据有关资料,1949年郑县共有药材行35家,药材栈22家。

  这些药材行,既互相竞争,又共生共荣,他们孕育形成的商业文化——诚信、仁义、宽厚、和谐和气、热情服务、和睦相处等,已经成为郑州商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药材行的老板、伙友和店员等众多的人也为南大街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努力和贡献。药材行的兴盛成为南大街历史上商业辉煌鼎盛的标志。(摘自《图文老郑州·老街道》主编孟宪明作者蔡豫吕华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今日南大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