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环保影响经济论”为何大有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9日06:00 光明网
单士兵(湖南媒体从业者)

  通过强化“生态补偿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使生态补偿能够及时得以落实,起到削减官员的“数字政绩”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形成与“环保影响经济论”进行抗衡的博弈机制。

  山西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

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发展,仅有6.51%的市长认为“不会”。这说明,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上,一些干部的认识仍然模糊。(新华社11月12日电)这个调查结果无疑令人沮丧。众所周知,在当前,环保对于官员政绩考核而言,仅仅作为软指标,而经济建设事关GDP增长,是事关官员升迁的硬指标。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达九成的市长(厅局长)们信奉“环保影响经济论”,实际上就从一个侧面说明,追求经济的“数字化增长”,必然成为环境保护的最大掣肘。

  笔者以为,“环境影响经济论”之所以如此强势,是因缺乏一种可以与之进行对等博弈的机制。既然经济增长本身凝结着官员强烈的政绩情结,那么,破解强势的“环境影响经济”,无疑还是要回归到经济视角上。不顾环境污染,以牺牲长远利益的代价,换取眼前的经济增长,是一些地方官员的一种偏执的执政思维,甚至还有一些官员以允许污染作为招商引资的代价。显然,要想遏制官员这样的利益冲动,按照博弈论的观点,就应以最有效的手段,让污染在第一时间内就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样一来,牺牲环境就不可能为官员带来所谓的“数字政绩”,也不可能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时间差”。

  其实,众所周知的“生态补偿论”,早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分的制度文本。诸如使用资源不该再有“免费的午餐”、“谁使用就该谁掏钱”这样的论断,也早就成为环保治理的一种共识。问题只是,这个“生态补偿论”也仅仅是环保人士的共识,而未能成为一些官员坚守的制度理念。也就是说,当前一些官员头脑中孱弱的“生态补偿”,根本不足以对强势的“环保影响经济”构成对等博弈,这样一来,即便有了所谓的生态补偿机制,最终也成为一纸空文。

  也就是说,当前必须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的及时推进,来削减官员那种“环保影响经济论”。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当前的生态补偿的机制不能及时落实?为什么污染主体的补偿不能顺利到位?为什么生态补偿缺乏足够的效率?为什么生态补偿无法产生某种及时效应?显然,这就说明,当前的生态补偿机制本身还存在诸多的不完善之处。比如,生态补偿机制本身还需要以立法的形式加以完善,生态补偿的相关费用如何收取,还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加以落实。

  调查中超过九成的官员信奉“环保影响经济论”,昭示着环保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如果缺乏有效的博弈机制,这样在官员中的强势论调就很难被弱化,环保就很难从治理困境中摆脱出来。而通过强化“生态补偿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使生态补偿能够及时得以落实,起到削减官员的“数字政绩”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形成与“环保影响经济论”进行抗衡的博弈机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