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间生活的图像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9日10:52 南方日报

  视野

  文/邓启耀

  《清远日报》是一份地方报纸,却有一个惹眼的“全国报纸副刊优秀专栏”《民间一瞥》。这个专栏为该报总编辑潘伟先生创立,发表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抓拍到的民间生活情

景,图文并重。这些图片本来拍的是寻常人寻常事,却拍得十分有趣。光看图片,就已来了兴致,它们和中国主流新闻摄影的模式很不一样。《民间一瞥》的图像使人感到亲切,同时,你总感到图片后有些东西,让人期待。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情趣,是《民间一瞥》的特色。四五个骑牛的牧童,顺向的画意联想是“遥指杏花村”,寻常的古典风俗画。经文字一调侃,便脱了俗套:“您问的是杏花度假村?就在前面,拐个弯就能看到了。叔叔,我问您一个问题,‘村’大还是‘城’大?‘城’大?老师也这么说,可是为什么‘洗脚城’在‘杏花村’里面呢?您说北京城更大?那么地球村呢?”还有那些张开双臂模仿稻草人的孩子,在小河里裸游的少年,光屁股露出小鸡鸡还一本正经和姐姐一起卖葡萄的小男孩……我们可以看到镜头后面的老潘也在扮鬼脸。

  在平凡情景中发现诗意,最难,也最动人。老母亲坐在儿子手推柴草车上,神情安详满足;白头夫妻的幸福不在花前月下,而是默默浸透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所谓生活的诗意,其实就在穿衣吃饭、举手投足之间,如同禅理之“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我们每每习惯把眼光投向远处,其实平民百姓习以为常的反哺互助,更贴近人性中遍在的美好和那些“意义”。比如在被化肥农药窒息的田园里,怀念蛙声一片;在颓然世故的“成熟”中,怀念伊甸园里的幸福时光;在影像宁静的叹息里,我们看到摄影家诗人的一面。

  说到好的摄影,摄影人大都会背出卡蒂埃·布勒松标签的“决定性瞬间”这样的评语。但这样的评语用在这里似乎并不合适。“瞬间”不假,却都是平凡人物寻常事件的瞬间,是“常态”的瞬间,谁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拍得到的。

  问题是为什么没有多少人去拍?

  人们往往把眼光盯在大人物、明星或奇闻逸事上了,常被人挂在嘴上的“创造历史”的人民及其民间生活,并不能在事实上进入被记述的历史。潘伟总编辑在代表主流话语权力的媒体上开设《民间一瞥》的栏目,其实是真正在实践“为人民服务”和“人民史观”精神的。

  我们看看被《民间一瞥》“立传”的人物有哪些———猎人、耕农、渔民、牧童、摊贩、窑工、榨工、民工、铁匠、木匠、陶匠、画匠、泥瓦匠、阉鸡匠、磨刀匠、制秤匠、弹棉匠、马掌匠、补锅匠、套鸟人、猪郎公、酿酒师、背篓客、蓑笠翁、卖炭翁、纺纱女、篾郎竹姑、走方郎中、江湖神医、地摊古董商、开饭馆的女人、电脑算命先生、清洗油烟机的人……

  一般拍照的人,拍完照走人,发表时给照片起个题目就了事。我们看到拍照的潘伟同时也是做田野考察和写字的潘伟,所以他的图像文字传达了较多的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信息。如说到“鸡公糖”:“在粤西北过中秋节,除了吃月饼之外,儿童最高兴的,就是能吃上‘鸡公糖’。鸡公糖的制作很简单:白糖加色素炼溶,浇灌入木模具后成鸡公、成鲤鱼、成花鹿、成笨象等儿童喜爱的动物,或男孩喜爱的手枪和女孩喜爱的花篮。儿童好吃,更好玩,常常把鸡公糖玩溶了玩脏了,还舍不得吃。”

  因了这些,《民间一瞥》有了“志”的意味——影像的民俗志或民族志。

  摄影家和作家潘伟先生,用镜头和笔,叙录了正史之外的野史,英雄史基座下的人民史。若干年后,《民间一瞥》记录的许多人物、事件和景象不复存在,这些影像将成为历史。毫无疑问,作为“复线历史”的一部分,这类民间生活的图像志,也将进入与英雄史并列的人民的生活史。

  邓启耀,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