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不要娇惯不能忽视(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9日11:13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不要娇惯不能忽视(图)

  儿童画“别打我”。

  

不要娇惯不能忽视(图)

  小天鹅艺术团的学生现场作画。如今说对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现象普遍者有之,说虐待忽视孩子问题严重者也有之。孩子到底该如何管?哪样是娇纵?哪样是虐待?对此,不少家长茫然无措。在世界防止虐待儿童日到来之际,本报请专家为身为父母者答疑解惑。

  文/图记者金石

  昨日,一幅“别打我”的儿童画出现在钟楼邮局广场,令人心动。当天,省妇联、省防止虐待与忽视儿童协会等5家单位共同举办了“世界防止虐待儿童日”大型宣传、咨询活动,以唤起人们防范虐待和忽视儿童的意识。在活动现场,小天鹅艺术团20名学生当场作画,所画内容都是渴望父母多给他们温暖,减少打骂现象。其中7岁的崔雯臖创作了题为“不要打我”的画,画上一小女孩因考试得了85分,遭到母亲棒打。

  昨日在我省有关单位举行的“世界防止虐待儿童日”宣传、咨询活动上,市民们提出了许多令他们困惑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本报请省防止虐待与忽视儿童协会会长、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焦富勇和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王淑兰、西安市社科院青少年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国琪解答。

  哪些行为是虐待孩子?

  家长: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构成对孩子的虐待?

  焦富勇:《联合国儿童权力公约》明确规定:儿童有权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儿童在受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其他任何负责照管儿童的人的照料时,不致受到任何形式的身心摧残、伤害或凌辱,忽视或照料不周,虐待或剥削,包括性侵犯;确保学校执行纪律的方式符合儿童的人格尊严;教育儿童的目的应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因此,家长和教师对儿童打耳光、脚踢、罚站、揪耳朵、打手心、推搡,甚至奚落或冷落,摔书或本子,说儿童“没出息”,都会对儿童造成身体或精神伤害,应被禁止。

  王淑兰:《联合国儿童权力公约》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根据这一精神,目前存在的过度加重学习负担,影响儿童正常的娱乐活动的做法,从一定角度讲也是对儿童的忽视,甚至是虐待。

  孩子就说不得吗?

  家长:把上述行为列入不允许范围,孩子一点挫折都不经受,怎能锻炼他们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

  焦富勇:锻炼孩子,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基本权利为代价。不能因为孩子弱小,就可以随意呵斥、打骂,这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他们虽然不敢反抗,但内心非常痛苦。常言道:一句好言暖人心,一句寒语刺死人。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虐待会使孩子失去自尊心、自暴自弃、行为怪异、厌恶学习、畏缩、产生自杀念头,长大成人不能适应社会,还会虐待后代。一个人的忍受力不是骂出来的。如今科学的教育、锻炼儿童的方法很多。

  王淑兰:从小在家庭得到温暖的孩子,长大后适应社会能力强,反倒是从小在家庭经常遭受打骂的孩子适应能力差。父母怎样对待他,他长大了也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别人。从小遭受父母打骂虐待的孩子,我们称之为生长过程中有缺陷的孩子,而不是受到挫折教育。

  孩子们为何不快乐?

  家长:有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1/3的感到不快乐;有1/3多的想要转学;有48.1%的男生和41.3%的女生曾经想一个人到很远的地方去。这到底是因为孩子缺少挫折锻炼造成的,还是因受到虐待和忽视造成的?

  王淑兰:现在的教育体制有很大问题。作为一个人,要生理、心理综合正常成长,你只取一点:文化知识的考试,托儿所大班孩子要发十几本书,还要做作业,判卷、打分,有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就想“退休”。孩子活泼好动、要游戏、要锻炼、要交往、要适应社会生活的欲望都被压抑。忽视了他们的年龄特点,剥夺他们的欢乐和正常成长权利,最终忽视的是民族前途。最大的忽视就在这里,问题越来越多,精神病、网络依赖、违法犯罪、离家出走现象不断出现。归根结蒂都是虐待和忽视造成的。

  是孩子太脆弱了吗?

  家长:前不久17岁青海少年在西安跳楼自杀,其父只是在电话中说了他,又没有打他。这名少年是否太脆弱了?

  王淑兰:从目前媒体报道的情况,信息有限,还无法断定谁的问题。我们暂不去评定,但不要以为没有打,就没有伤害。精神虐待造成的伤害往往重于肉体虐待,伤害不仅是当时,而且是长期的,肉体伤害比较容易痊愈,但精神伤害一旦形成,难以恢复。有的在儿童时期造成的精神虐待和忽视影响一生,甚至造成精神病。人们往往忽视精神虐待,而这方面往往影响面更宽,波及人更多。

  孩子光听好话行吗?

  家长:如今有人提出赏识教育,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以后走上社会遭遇讽刺挖苦打击,他能承受得了吗?

  王淑兰:人有自尊和被他人肯定的需要,赏识可以激励孩子上进,建立自信,有利于亲情、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潜能被开发得更好。但大前提是实事求是,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还要批评。前一阶段有人把赏识教育宣传得有点过头,过于极端,到了很不自然的程度,所有情况下都表扬,反复说你好呀、你棒呀、你真行呀,到了作秀的程度。这不是真正的赏识教育。大家认同赏识教育,是过去中国传统教育中太缺乏对孩子的欣赏,往往说,严格要求就是为了你好。我是你父母,还用得着表扬你吗?优点搁那还能跑了吗?忽略了基本人性。

  孩子不该受些磨难吗?

  家长:许多人才正是因为从小遭受挫折、磨难、别人的冷眼,才有了后来的成就,因此有人提出对小孩要进行挫折教育,你们连忽视都不允许,到底谁对谁错?

  王淑兰:这些人才所遭受的磨难、挫折,是生活的贫困,天灾人祸,绝不是父母的打骂、虐待,不是伤自尊心、伤人格。挫折是需求碰壁,虐待和忽视是孩子的基本权利被剥夺侵犯。最好的锻炼方式,是让孩子走出狭窄的家庭,到广阔、多彩的社会中直接锻炼。让家庭成为孩子成长航程中休息、喘息的避风港。家长根据孩子在社会上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如何辨别是非、真假、善恶,怎样客观看待社会,教育他承担社会责任,满足社会需求,力所能及地改变社会不良环境,利用环境中的优势寻求自我发展,同时保护自己不受社会黑暗势力的侵犯、伤害,从观念到能力进行全面培养。这样才会使孩子茁壮成长。那些作出成就的父母,一般都善于激发孩子的上进心,重视引导孩子适应社会。如今许多孩子缺乏的恰恰是承受挫折的能力,缺乏这方面的磨炼,不知道物质来之不易,不与大人一起去分忧、去拼、去挣扎。当感觉不容易时,他就无所适从。

  孩子被娇纵还是被忽视?

  家长:现在社会上都说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你们又说如今许多孩子受到忽视、虐待,到底是溺爱还是忽视、虐待了他们?

  王淑兰:独生子女家庭往往把所有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希望很高,要求也就很高,只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给孩子增加学习负担,只要孩子考试成绩高就行,什么都不让孩子干,什么都可以满足。有的孩子上了大学,还不会洗衣服,不会扫地,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不知道回报,缺乏合作观念,不关心他人的喜怒哀乐,压抑了孩子成长的潜能,也埋没了人才。这是更深层的忽视,被我们忽视了的一种忽视。所以目前普遍存在的是既娇惯,同时也虐待和忽视了孩子。

  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

  家长:怎样才能达到既不溺爱又不忽视、虐待孩子?

  王淑兰:现在家长都把注意力放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辅导上,把家庭教育简单成知识化、应试化,家庭成了应试教育的分校,家长成了应试教育的帮手。不见得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教育不了孩子,没有文化,但社会知识丰富,做人的观念合格,起到榜样作用,同样能教育出好孩子。教育上要注意度的把握,有句老话叫紧了崩,慢了松。台湾作家林清玄,他的母亲不识几个字,但非常会教育他。他上中学时说他想当作家,他的母亲说那你就做嘛。他有时写不出来,把写得不好的稿纸揉了扔掉。其母把扔掉的稿纸捡起来展开,用熨斗熨平,让他翻过来用,告诉他这些纸都是树变的。一本书要用一棵树的木材。林清玄此后能写短文就不写长文。

  王国琪:家庭教育贵在创新,每一个家庭教育的经验都是个案,都带有局限性,没有大面积推广的价值,不要迷信别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长要学习教育的基本知识,如营养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然后根据自己孩子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寻找方法。教育孩子要有三心:细心、耐心、恒心。要注意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进行耐心的教育,不能指望一次谈话就能解决孩子不良行为,每个阶段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还要持之以恒地不断学习、摸索教育方法,这样教育才有效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