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谯林改探新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02:43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10月22日,南谯区黄泥岗镇上洪村村民赵学国领到了自己承包的5块共300亩林地的林权证,从此,赵学国成了这300亩山林的真正主人。“有了林权证,咱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林权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实惠。”原来,2001年,赵学国以每亩50元的价格承包了村里300亩荒山栽种麻栎、板栗、外国松等林木,去年一年就间伐80多亩,收入3万多元。如今,林权证的发放,让老赵的致富梦想有了保障。

  南谯区地处我省江淮丘陵地带,林业用地面积43.2万亩,占辖区总面积的34.5%,林地分散、性质多样,在丘陵地区有一定代表性,今年6月,被列为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四个试点县(市、区)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林业产权归属不清、权利责任不明、经营机制不活,南谯区广大林农没有经营林业的主体地位和发展林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林业生产力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必须还林于民,形成山绿与民富并进、生态与产业齐抓的局面,这就要求进行林权改革。”南谯区林业局局长孙由法说。

  于是,从2000年12月开始,南谯区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动员全区干部群众和外来投资者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各种形式开发荒山、投资林业。一时间,全社会投资兴林风起云涌。到目前,全区已完成林权流转33万多亩,占林地面积的77%%。如今的南谯区,形成了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村庄庭院化、大地园林化景致,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区。

  但由于产权意识不强、林权证档案缺失、确权依据不过硬,到今年年初,南谯区尚有28万亩集体林地未能及时换发新版林权证。没有林权证,造成林农心里没有底,严重影响林产业的发展和林农营林的积极性。因此,作为省试点,南谯区今年6月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其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具体做法就是对从来未核发林权证的山林,予以确权发证;对林权主体发生变化的山林,予以变更登记;对其他权属明确的山林,逐步换发全国统一式样林权证。

  经过艰苦细致的勘界、确认,除了尚有1万亩纠纷林地有待进一步确权,目前,南谯区28万亩集体林林地基本完成了确权、发证,让广大林农吃了定心丸,投资林业的热情更高了。

  目前,南谯区正积极探索配套改革措施,出台了森林资源流转办法,建活立木交易大厅,对森林资源进行资产评估,为林权流转、林权证抵押贷款提供科学依据,并与信用社达成了开办林权证抵押贷款业务,同时,为减轻林农负担,该区实行一站式收费,对采伐过程中乡村收取的管理费一律取消,改由林业部门征收的木材“两金”返还20%,仅此一项全年可让利林农300万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