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漂一族”催热求职旅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04:13 今日早报

  大学生频赶招聘会寻找自己的理想

  “漂一族”催热求职旅社

  核心提示

  10月份以来,北京、上海等地纷纷开办了一些求职旅社,而且生意十分火爆。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不愿意安心地呆在某一个地方,而宁愿四处飘荡,或许是因为喜欢漂的感觉,或许是由于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归宿,“漂”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杭州,也有几个专为“漂一族”开设的求职旅社,价格低廉,成为“漂一族”最聚集的地方之一。记者找到了一些“漂”在杭州的人,知道他们大多怀着希望和梦想来到了这个城市,不管能留多久,他们都希望是下一个精彩的背景。

  □本报记者 王晨辉/文

  “漂一族”催生求职旅社热

  这是杭州几家求职旅社中的一家,位于杭州文二路一住宅小区里。走进旅社,记者看到这套三室一厅的房子经过了精心布置:客厅里放着饮水机、电视、电话等物,3个房间里除了书桌和衣柜,分别放着3张高低床;墙上挂着地图、公交路线和一些招聘信息。

  11月15日,旅社的创建者小韩说,这样的旅社,他和朋友另外还开了两个,其中一个在苏州,基本上是没有空床。“住在这儿的人,都是来杭州找工作的大学生,最长的已经在这呆了三四个月。他们有些想在杭州安定下来,有些则去过很多地方,是资深漂一族。”小韩说。

  毕业于武汉某高校的小韩去过广州、深圳、厦门、北京等地方,多年漂泊的最大体会就是:初到一个城市,兜里没钱,住不起酒店,租房子则不稳定因素太多。找不到住处,小韩和朋友甚至有过露宿街头的经历。

  结合自己以往的经历,在杭州安定后,小韩决定办一个专门招待来杭州飘荡的大学生求职旅社。半年多以来,住的人还真多,小韩介绍说,住在这里找工作的大学生,大多是在杭州求职公寓网上看到相关信息并且在求职公寓网上进行预订,每天的价格是13元到19元。

  而类似的求职旅社在很多城市都存在。8月20日,上海建了一个为漂在上海的年轻人服务的职达求职旅社,与杭州的求职旅社相比,它的规模更大,开办后入住情况也一直不错。上海职达求职旅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准备以连锁店形式在全国推广。

  “好男儿就要走向远方”

  唐叶锋在求职公寓里已住了4天,当记者见到他时,他正趴在床上,认真地翻着报纸里的招聘广告,不时地往本子上记着。

  小唐是安徽人,现在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读大四,虽然离毕业还有半年多时间,但看到现在的工作不是很好找,便打算早一点找工作。“其实也不早了,我的不少同学在暑假就开始找工作了!”

  在小唐的眼里,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精彩,不仅可以多见见世面,而且不用受很多束缚,可以像他“自己想的那样生活”。在武汉呆了4年,他感觉已经呆够了,想再换个地方工作。然而,来杭州4天了,他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不禁觉得有点受打击,但又不想回家乡,总觉得既然出来了,就别着急回去。

  “我不会很快回去,我还年轻,没必要在一个城市呆太长的时间,就算找到了工作,也许过不了多久,我还会走。我甚至觉得杭州和武汉离家都太近了,也许我会选择更远的地方,走得越远越刺激!”小唐的口气里颇有些初入江湖的豪迈。

  跟随“漂”的感觉浪迹天涯

  唐叶锋的眼里充满了希望和梦想,未经风霜的脸上没有茫然,也许,半年多后,真正踏上社会的他将从此浪迹天涯,而他所走的路,有一些年轻人正在走着。

  11月14日,记者接到朋友潘博的电话,他说他就要离开杭州去成都。

  潘博是记者在火车上认识的一个朋友。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的他,3年前从内蒙古大学毕业时,他的父母就帮他在内蒙古满洲里市找了一份相当稳定的工作,但潘博不愿意过一切都被安排好的生活。于是,在和父母拌了几次嘴后,他怀着一颗无比浪漫的心坐上了南下的火车。先是大连,呆了8个月;随后在北京半年、南京又呆了小半年,今年6月他来到杭州。

  “我在杭州找了两份工作,但说实话,在杭州的半年,是我毕业后过得最安逸的半年了,我是个游子,我不能太安逸了!”潘博说,“也许我会在每一个城市都呆上一段日子,最后回到一个我最想去的地方吧!”

  在很多同龄人开始成家立业的时候,潘博依然身无分文飘忽不定。“也许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吧,我还不能接受那种很固定、一成不变的生活,我要寻找我的方向。”潘博边说,边挥着手上了火车。

  对于未来的打算,潘博依然充满了浪漫的遐想。像潘博这样选择漂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记者接触过其中的一些,来自北方的、西部的多于南方的、东部的。他们这种洒脱、飘逸的生活让很多已经在一个城市有安定生活和稳定工作的人既羡慕不已,又恨自己没这份勇气和魄力。

  找份满意的工作才会有面子

  温州人小陈,两年前毕业于某高校。毕业后,他就开始了飘荡的生活,之所以飘荡,是因为他一时没有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

  “浙江的每个城市我都去了,长的呆几个月,短的呆几天!”小陈告诉记者,他很想找一个工作,可以稳定地呆在一个地方,但自己都不满意,还没找到,这一点让他很无奈。

  小陈对记者说,由于所学的专业是电子商务,他找的都是企业。曾经有一个企业,他做了不到两个月就倒闭了。还有几个企业,收入实在太低,不太看得上,还有几家又感觉不正规。他的父母很想他回去工作,但他觉得就这样回去,太没面子了。

  父母不赞成专家很理解

  “什么,你又要换地方啊,你就不能安心一点啊!”就在潘博上火车前几分钟,他母亲打来了电话,对于儿子再次远行,母亲着急但又无奈。

  “父母的担心我是理解的,有时候,真不愿意让他们为我这样,可是,让我再回到他们身边过他们安排好的生活,我又不愿意。”潘博对记者说。

  和潘博的母亲一样,多数父母不愿意看到孩子满世界乱“跑”,而希望子女能过得安定一些。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父母,结果无一能够接受孩子选择“漂”的生活,其中有15位表示不能接受孩子到浙江、上海以外的地方去工作。

  “漂一族”的壮大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学教授马良认为,这些在漂的年轻人,他们是在寻找自己的理想。

  马良说,选择当“漂一族”,说明他们有理想和梦想,在漂的过程中寻找实现梦想最适合的场所;相对于工作生活稳定的城市人,“漂一族”可以看到更多的风土人情,可以见识到更多的世间百态,也可以有更多的生活体验,有些漂一族会在年轻时漂几年后安定下来,有些人甚至会一直漂下去,“漂”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马良认为,用成人的眼光去判断漂一族,是不太公平的。“在世俗评价中,孩子有一份工作,有事业,才是正道;但是,社会是多元的,我们也应该允许人们的选择多元化,漂一族在漂的过程中也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能做到有出息,作为父母,应该能更宽容一些,不要去强制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201020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