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宋家树----科研路上著华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04:43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参加过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关键部件技术攻关,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发展我国核技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宋家树,著名金属物理学家,徽舒城人。1954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1958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60年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历任车间副主任、厂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1986年在核工业部军工局任总工程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

员(后称院士)。

  一别故园五十余载,当年的翩翩少年如今已两鬓飞霜。金秋时节,在安庆一中百年华诞之际,我们采访了归来的游子——中科院院士宋家树。今年74岁的宋院士身材伟岸,说起大漠、蘑菇云,一扇常人难以想像的神秘之门由此洞开。

  往事如烟。宋家树1949年考入南京大学,怀着对老解放区的向往,他又考入大连工学院,后来全国院系调整,并入东北人民大学。1958年研究生毕业后,他就进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20世纪60年代,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霸权主义的压力,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即研制原子弹。这是一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宋家树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在飞沙走石的青海核基地,他一呆就是十多年。那时条件艰苦,海拔3400米的高原上,饭煮不熟,水在80℃就开了,空气稀薄,缺氧,吃的是青稞面、杂粮,但大家精神状态好,整日埋头干活。领导将砖房让给技术骨干住,自己住帐篷。忆及安徽老乡、“两弹元勋”邓稼先,宋院士生出由衷的敬意。他说邓稼先体现了真正的科学家本色,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在担任原子弹论设计负责人后,他带头攻关,工作极为认真负责。年轻人都亲热地喊他“老邓”。“那真是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宋院士感叹道。

  1964年10月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横空出世。“那一刻终身难忘,毛主席、周总理发来贺电,我们车间几个同事一高兴,就自发地在一起喝酒庆贺。”宋院士还告诉我们,两年零8个月后,氢弹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翻开宋院士的履历,是一串光彩的脚印。1947年至1949年就读安庆一中,语文和理科都学得好,这为他以后的科研生涯打下深厚基础;20世纪50年代从事高温合金及金属强度研究,在特种材料应用研究领域中,参加了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核部件关键技术攻关,在裂变材料成分控制、核材料工艺、同位素交换方法等方面,进行开创性研究,解决了大型核部件加工成型工艺技术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参与并组织军备控制研究,曾应聘参加国家高技术计划,科技攻关及新材料应用研究计划的编制工作,先后撰写和发表《研究耐热合金的一个新方向》等有创见性的学术论文2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并获国家发明奖、部委级重大科技成果奖多项。他非常重视培养年轻一代科技人才,言传身教,热心指导,培养出了一支高素质的中青年科技队伍。

  “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这是张爱萍将军悼“两弹元勋”邓稼先的词句,也是老一代科学家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人物寄语】

  个人前途与国家前途密不可分。只要你从事的工作是国家和人民所需要的,这一生就不会白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