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西南外滩”上那所学堂它在那里它最“摩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05:00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发现安仁之5

  安仁是安静的,它历经百年风尘,依旧枝繁叶茂,昔日的繁华慢慢沉淀为历史的醇香之后,又在日新月异的今日重新焕发着光彩。曾几何时,安仁被称为“西南外滩”,前世经历了军阀豪门,留下了震撼中国的公馆群落,当时西南规模最大的安仁中学;今生则变得更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变得祥和而淳厚,有着述说不尽的故事。

  下午2时,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着,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老人,或围坐天井晒太阳,或凭依桥头小憩,也有当街排坐闲话古今,一派怡然自得的惬意。那些闲不住的,犹自忙着沿街叫卖果蔬、小吃,或大开店门销售百货、棉布、五金。忽然,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传来,放眼望去,有着深刻历史底蕴的安仁中学浮现眼前,丝毫没有显得媚俗,与旁边的现代建筑相比,反倒逊色的是它们。据说,安仁中学的设计是当年华西坝的设计师,学校综合了中西学校的特点,在半世纪前就已经是全四川省首屈一指的模范中学。

  礼堂

  设计巧夺天工气势恢宏

  遇见,纯粹是一份偶然。和一行人游荡到安仁中学的时候,当我们正在为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导游时,很奇怪地,我们竟遇到了安仁中学原副校长冯健全。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看一眼古老的砖墙,再把目光投向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慈祥悠闲的老人,走在这所老校的小道上,在他的娓娓诉说中,了解了这个摩登中学的历史和今天。

  安仁中学占地125亩,位于安仁入口的显眼处,紧邻古镇的公馆老街。冯老回忆说,这所中学被誉为当时四川规模最大、建设最好的学校,投资达3.亿多法币(合当时美元200多万元),礼堂的设计取样于四川华西大学礼堂,气势恢宏可容纳上千人。喜欢在校园漫步,那些苍老的树干,虬劲有力,风风雨雨中,只有它们,如安静慈祥的老人一般,见证着这半个世纪的沧桑。绕操场,通过拱门就是安仁中学的礼堂,外观上综合了中西特点,最让人震惊的是礼堂顶部弧度跨度大,但却未使用一根承重梁柱,恰如赵州桥桥拱的设计,只全部用木板拼挤而成,让人不得不感叹当时的巧夺天工,惊讶于建筑师的造艺。

  礼堂内,摆放着整齐的古色古香课桌,经此,你脑子里将不自然地会浮现当年学生集会的情景,合着音乐的节拍,上千人端坐于此或演讲、或苦读。想象中,过去的商埠重地,已蝉蜕为幽静的居住区。古镇的人们,巧妙地运用如此古朴蕴藉的岁月容器保养一种闲散淡泊的心态,细细地品味时光的质地。而古镇中学的孩子,正安然地享受着这份恬适。

  钟楼大气而不浮躁底气绵长

  在大树林荫的校园里行径,脚步忽然变得轻盈起来,安仁中学的历史点滴呈现在眼前。冯老说,安仁钟楼是安仁中学的又一处标志性建筑,又名安仁中学纪念亭,它能勾起人许多回忆,联想起华西坝上的钟楼。

  有人说,建筑是时代的烙印,古钟楼身上的班驳就是充分的证明。踏上钟楼下的青石板,石板的光亮和深深浅浅的打杵印痕,让脚步慢了下来,沉淀的艰辛在油光里清晰可见。它像一段无言的文字,像一首无声的歌,从脚底传上来。环视古塔,这个和华西坝有着共同历史的建筑,由三层砖铸小楼构成,为四角顶的攒尖形式,通过宛转的楼梯可以到达塔尖,但由于历史等的缘故目前已经被尘封了入口。从锁着的铁栅栏门向里看,“刘公星廷创建文彩中学落成”等字样清晰可见,镂花石窗,那图案繁复而奇特。对这些外来的造访,学校的孩子似乎丝毫不感兴趣,即将初中毕业的学生埋头苦读,对外的一切都不予理会,甚至连抬头望一眼都没有;而低年级的则如往常一样三三两两说着小话,悠然地度行于校园小径,也许对他们而言,早已经习惯了这座钟楼、以及来来往往慕名而来的参观者。透过学校的天井,便能清晰看见蓝天上一朵朵白云飘过。房檐上的野草,摇曳在风中,述说着古镇久远的历史。

  “文革期间古塔本要被敲掉,但最后被当时的刘仁尉校长以历史的名义将其作了保留。”时间回溯到1966年,简单的言语,冯老勾勒出了那个年代特有的钟楼,在保留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整座古塔都是用土覆盖的,塔的底层,当时安仁中学落成时,敬告董事会的各种规则制度还都能一一辨认,而塔台的前方还刻有当时所在安仁中学老师等的名字。钟楼是精致的,精致的是安仁中学屋檐下的绚烂过后的那种平淡和从容;钟楼是大气的,大气的是安仁中学文化之乳滋养下的超越时空界限的那种思想和精神,它的大气沉稳而不浮躁,含蓄而不张扬,因为,多年的文化积淀,已使它宠辱不惊,底气绵长。

  老琴乐声缭绕耳边发古幽思

  在安仁中学的钟楼下回眸,耳畔总会有一曲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在回响,中学有一架原装进口的德国钢琴,为西门子公司生产。昏黄的灯光下,敲击着久经岁月的这架老钢琴的琴键,奏出的乐声缭绕在我的耳边心际,让人不禁发古幽思。悠然而至的,一些特别的曲子,如生命交响曲,在你耳旁炸响,转而婉转,或低落,或尖锐,就好像爱丽丝奇幻漫游般。

  曲调戛然而止,终究这架钢琴是老了,在岁月的磨砺下它早已满目斑驳,五音不全,只有木制架子上黑白相间的“STRAUSS”在缓缓述说它的前世今生。冯老说,在前不久,还有人出高价希望购买,更有人愿意买就一架新的好品质钢琴去置换,但都被一一拒绝,“在我读书的时候钢琴是被摆放在礼堂的,通常是给学生上音乐课的时候才使用,其他学校根本没有”。老人伸出枯瘦的手抚着琴键,于默默不语的注视中,静聆时光如飞而逝的声音。冯老是安仁中学呆的时间最长的一位,从1959年在学校读书,直到去年才退休,或许没人能理解他此时的想法,只好空留下无限的遐思。

  透过玻璃窗,一抹夕阳斜照进来,在冯老饱经沧桑的脸上,将那因岁月留下的痕迹,更清晰地照了出来,老人从历史的寻味中苏醒过来。安仁中学原来分为男中、女中两部分,所有建筑都是清一色平层式,直到后来学校增加招生不得不作了一些修改,打量着校园的一切,亲切而自然,“这里原来是宿舍,这里原来是绿地……”,冯老一一将其诉说。

  庭院沧桑阁楼高墙彰显繁荣

  穿过学校高墙,镇上炊烟袅袅,悠长的巷道里传来踏在青石路上的清脆响声,偶然有车经过也就慢行下来,不愿打搅了宁静。冯老说,作为美誉在外的“西南外滩”———安仁镇,安仁中学也是多部影片的拍摄地,《挺进大西南》、《一只绣花鞋》、《海灯法师》等都曾在此取景。此话间,透着的是自豪,那感觉,就像有阳光照进心里,暖暖的。

  在校园里转悠,你能真切地感受到昔日的繁华,那颇具匠心的西式建筑,那古朴厚重的传统痕迹,那宽敞的石板街道,那沧桑的阁楼庭院,无一不透露曾为西南重镇的古安仁的繁荣、显要。只是岁月消磨,风华不再。只从保存相对完好的钟楼、礼堂、图书馆等,还依稀可辨当年的盛况。听冯老的讲述,在这位慈祥平静的老人面前,世态的炎凉真的宛如过眼烟云,或许可以顿悟: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雾色清淡,在即将下山的夕阳中,轻轻的走出安仁中学校门,生怕打扰了她的这份幽静和安祥。这里的人家,有着动人的淡定平和。黄昏中老人们在门口闲坐的照片,勾勒出的,是那种难得的和谐。他们那样轻声细语地交谈,那样精巧地摆弄着手中的针线,善意的微笑。这里老了,然而也总能看出,当年那些人家,也有过朱门深院,雕栋画柱的尊荣和威严,显赫和富足吧。

  早报记者侯林利摄影蒙明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