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山西焦炭路在何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06:26 山西日报

  经历了漫长严冬的山西焦炭业,终于嗅到了久违的春的气息:今年二季度,焦炭价格结束了长达一年多时间的过山车般的持续下滑,开始触底反弹。到目前,我省焦炭企业整体上已走出了亏损经营的泥淖。

  “目前的形势还远不能说焦炭价格已经进入了持续的上升通道。”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焦炭协会会长薛军认为。

  焦炭市场的此次反弹,是多种因素合力促成的,固然与我省焦炭企业联手提价等主观努力具有一定关系,但最根本的支撑力来自于上游煤价的稳中有升、下游钢铁需求的稳步增加、铁路运力略趋紧张等外因。这让人喜中有忧,因为各种有利条件一旦逆转,山西焦炭业只怕会再次遭遇寒流。

  唯有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最可靠。专家指出,山西焦炭业须痛下决心根除行业内部的各种“顽疾”,合纵联横,一致对外,提高生产和销售的集中度。唯如此,山西焦炭才能够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山西焦炭为何“当家不做主”?

  省焦炭协会提供的一组数字,令人振奋:我省焦炭产量占全国的近1/2、世界的近1/4,出口贸易量占全国的80%左右、国际焦炭市场贸易量的48%。山西焦炭,世界瞩目。

  “按照国际惯例,只要拥有30%的市场份额,就可以掌控包括定价权在内的市场话语权。为此,位居全球焦炭贸易量半壁江山的我省,完全能对国际焦炭价格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省焦炭协会副秘书长刘太来说。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山西焦炭的“声音”在国内外市场上异常微弱,焦炭定价权长期被用焦大户———钢铁企业牢牢掌控。去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钢铁价格大幅下跌,为了维持利润,钢铁企业频频对上游的焦炭企业“逼宫”,我省一家大型焦炭企业在一月内竟连接7道“降价令”。可悲的是,在这场“博弈”中,我省焦炭企业毫无还手之力,焦炭价格直跌谷底。

  “山西焦炭最大的麻烦,不是外患,而是内忧。”薛军副主任忧心忡忡地说。

  作为全球最大的焦炭生产基地,严重的无序竞争使强大的山西焦炭业自相残杀,不攻自破。无序竞争表现有二:一是盲目生产。需求增加———盲目扩产———产量过剩———价格暴跌,山西焦炭在此般循环往复中一次次被碰得头破血流。2004年,焦炭价格一路上扬,我省各地处处点火,竞相炼焦。2005年,全省焦炭产量猛增至7981万吨,增长了60.68%,产能严重过剩。今年二季度,焦炭市场稍有回暖迹象,不少企业便又加大马力,放手一搏。我省今年的焦炭产量预计将达1.5亿吨,产能过剩1/3左右。二是压价竞争。为了将大量积压的焦炭售出,各企业压价倾销,恶性竞争。这虽使少数企业获得了短期利益,却严重损害了山西焦炭业的整体竞争力和长远利益。

  焦炭大省如何向焦炭强省跨越?

  把准了“脉搏”,就不难开出“良药”。

  在前一段举行的省焦炭协会二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上,专家开出两剂“猛药”:首要的是必须限产、限产、再限产,此系山西焦炭业整体发展命运攸关的大事。量增价跌、量减价升,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特别是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能源的焦炭,只要能保持一个适宜的产出水平,必定“物以稀为贵”。在这一点上,控制全球60%原油开采量的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做得就很成功。全球石油每年需求增长4%,该组织供给增幅仅2%,这一“紧平衡”(即供给略小于需求的平衡)政策,让油价翻了一番还多。

  其次是成立焦炭交易中心,实现山西焦炭的销售联盟。就是要通过收拢五指,统一定价,联合对外,使山西焦炭从盲目的、被动的恶性压价竞争行为,转变为组织化的、科学有序的市场竞争行为,逐步谋取我省在国际焦炭市场上的定价中心地位。

  两大措施如何落实?薛军副主任认为:一方面,政府应在科学规划产能布局、整顿规范焦炭市场、促进企业重组整合等方面加大力度;另一方面,企业是市场的主体,须引导焦炭企业如欧佩克一般合纵联横,步调一致,联手行动。省委书记张宝顺对此深表赞同,他批示:“焦炭是我省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焦炭协会的服务、引导和自律方面的作用。”

  循此思路,我省连连出招。去年9月1日,作为我国首部焦化行业地方法规,《山西省焦化产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省对焦化产业的治理走上了法制化轨道。日前,我省又出台了对非法生产的焦炭今后将不再安排铁路运力的重大调控政策。与政府相配合,作为企业联合体的省焦炭协会也频频发力。去年6月,该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在绵山签署了《生产自律公约》和《价格自律公约》,其核心内容是限产保价。今年4月,借煤炭、钢铁价格上涨,铁路运力紧张的“东风”,该协会又组织我省7家大型焦炭企业联合向用户发出了将焦炭价格每吨提高40元的要求,获得成功。有媒体撰文称:山西焦炭欧佩克渐行渐近!但也应该看到,在“根治顽疾”方面,我省焦炭业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今后任重而道远。事实上,焦炭市场今年回暖后,一些企业马上“好了伤疤忘了痛”,又忙着大肆扩产、追求“薄利多销”。

  山西焦炭根本出路何在?

  “山西焦炭业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提高生产和销售的集中度,一个拳头对外。而根本出路,则是做好产业链的延伸,实行深加工,发展后续产业。”省焦炭协会副秘书长刘太来说。

  这一点,其实已被实践所证明。去年,焦炭市场遭遇寒流之际,我省那些有化工产品回收设施的焦炭企业,抗寒能力明显较强,最起码能保本微利。省发改委主任令政策说,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焦炭实际上是零价位的,他们的主导产品,恰恰是由焦炭衍生出的上百种、甚至是几百种的化工产品。

  而我们却一直将这些化工产品视为焦炭的副产品,开发利用程度很不够。譬如,到2004年底,我省由炼焦而生成的焦炉煤气,约有60亿立方米排空燃烧,相当于西气东输总能的一半,回收利用率仅为50%。即便是回收了的化工产品,也大多被作为初级产品廉价出售,就地转化和深度加工的比例很小。据统计,化工产品收入占全省焦炭企业总收入的比重不到30%。

  由此可见,我省目前的焦炭工业还处于粗放水平,没有形成现代工业意义上的焦化产业。“只焦不化”“焦多化少”的局面,不但造成了巨大的利益损失,而且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刘太来告诉记者,实践表明,焦化产品的回收加工,是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最可靠、最现实和最便捷的途径之一。我省焦炭企业应当抓住省委、省政府将煤化工确定为“十一五”重点扶持的4个新兴产业之首和焦炭市场正在转暖的大好时机,趁势而上,下大力气在“化”上多做文章,多下功夫,尽快趟出一条多元化经营的路子。

  当焦化产业发展到精深阶段之时,山西焦炭对世界的影响无疑将更加举足轻重。我们热切期望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本报记者范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