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属于大众的文学不会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07:34 大众网-大众日报

  前不久,诗人叶匡政在博客上发表了《文学死了!一个互动的文本时代来了!》一文,用悼词的形式,向旧的文学传统告别,对网络时代新兴的文学形式致意。这篇文人气十足的文章,引起了激烈讨论,认同及驳斥者均有。

  叶匡政所说的“文学死了”及“互动文本”都不新鲜。古今中外无数自以为是或不得志的文人都说过“文学死了”这句话。不仅“文学死了”的说法老旧,就是“互动文本”

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盛唐时期诗风大盛,才子们的诗作通过风景名胜、寺庙墙壁甚至青楼粉院大面积传播,许多平民“不会吟诗也会诌”,这其实也是文本互动的一个雏形,不过那时的李白、杜甫们没有视频、BBS,没有MSN、QQ,否则也可以和数以万千计的粉丝异地互动了。

  但是,一个文人的矫情总隐含着某种事实上的道理,激动的叶匡政为“文学死了”赋予了一种新的视角:这已经不是纸墨飘香的盛唐,纸张正在被键盘和屏幕代替,即时通讯工具上的图案正在逐渐取代文字;一些作家的精神在商业的侵袭下节节败退,印书似乎不再是为了延续传统、传播文明,而更像印钞票;作家不再是少数人的行当,而成了多数人的爱好,虚假的写作者混进作家的队伍。现在这个时刻,说“文学死了”比任何一个时候都合适。

  但“文学死了”只能是文字工作者一种悲观的哀叹,文学也是人学,只要有人存在,文学就会好好地活着。文学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形式上的改变,文学的精神也会如同人在不同时期的精神面貌一样,时而清爽,时而猥琐,时而激进,时而消沉。所以,说“文学死了”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事情,之所以产生这个观点,还是我们一直把文学当成少数人的事业,把从事文学的人当做贵族来看待。

  大众有选择权,所以“文学属于大众”。同时,大众的创作也无时不在影响文学的进化过程。如叶匡政所说,“一段鲜活的网络聊天记录、一篇有关婚姻问题的博客短文与回帖、一个情真意切的手机短信等等,任何形式的文字文本都与所谓的文学有着同样的地位。”

  作家会死去,但真正优秀的作品会被镌刻在时光中。文学不会死,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被继承。生存在时代前进车轮下的人,应该接受这个现实。

  ——工人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