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六大项目攻关紧锣密鼓开拓医疗技术崭新天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09:02 大河网-大河报

  

六大项目攻关紧锣密鼓开拓医疗技术崭新天地
核心提示

  瘫痪多年的病人告别轮椅,痴呆病人变得聪明伶俐,抽出3毫升血、就能测出是否患有早期癌症,清除乙肝病毒时不再伤害正常肝细胞,肾脏积水不需要手术,做个B超便可一目了然……当这些“幻想”能变成现实,世界将会怎样?

  为了让这些“幻想”早日变成现实,在河南有一批专家正在日夜操劳着——他们就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专家们,他们承担着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些项目实验室研究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昨日上午,郑州大学一附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郑州市五院等各科知名专家齐聚开封市金明广场,参加由河南省卫生厅、《大河健康报》为庆祝郑开大道通车,共同主办的“大河送健康郑汴两地行”大型义诊活动。活动现场,专家们运用丰富的医疗技术,耐心地解答着问诊群众的问题。

  义诊结束后,郑大一附院的专家便急匆匆回到郑州,他们有人开始了繁忙的临床工作,有的专家则一头钻进实验室里,继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据介绍,该项目主要侧重于基础研究领域,每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成功,都标志着人类又开拓出一片新的医疗技术天地,有的疾病被征服,有的疾病治疗技术取得可喜进展。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郑大一附院,走近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负责人,探访他们的研究方向及进展情况。专家们的研究成果,让在病痛中挣扎的患者看到希望。

  ●项目负责人王家祥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通过提取病人3毫升血液,检测是否患有实体肿瘤,并可对肿瘤进行分级,对肿瘤手术效果进行评价

  谈到正在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郑大一附院小儿外科王家祥教授颇为自豪:“咱研究的都是新玩意儿,只抽3毫升血,便可知道被检查者是否患有实体肿瘤,而且还能进一步对肿瘤进行分级,以及术后效果评价。”(通常理解,实体肿瘤是指有形的、看得见、有一定体积的肿瘤,比如肺癌、胃癌、肝癌等。与实体肿瘤相对的是非实体肿瘤,比如血癌。——编者注)

  3毫升血能做什么呢?测个血型、做个乙肝表面抗原检查……现代医学技术也只能做到这一步吧!王家祥教授的研究,要改变人们对“3毫升血”的认识。

  目前各医院鉴别肿瘤,还要通过核磁共振,或者对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验(简称“活检”),前者对于病灶较小的肿瘤难以发现,后者则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精神压力。

  “3毫升血”还可准确把肿瘤发展程度进行分级,为医生是否对病人实施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提供强有力的证据;“3毫升血”的意义还在于,可以对术后患者进行评价,以此来判断手术效果,发现肿瘤在体内的活动情况,早做预防和治疗。

  王家祥教授已经运用“3毫升血”技术,成功地完成了154例病人的血清样本检查,早期恶性肿瘤筛出率达100%。

  ●项目负责人文建国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肾积水是否需要手术;肾脏是否切除;解决肾脏手术后多饮多尿问题

  郑大一附院的一间办公室里,文建国教授笑着对记者说:“我的研究可以造福成千上万名肾积水患者,让患者等我们的好消息吧!”

  随着B超、肾脏造影技术的普及,肾积水疾病也慢慢为人所知,然而临床中多见一侧肾积水。因为一侧积水很少有症状出现,即使出现轻微的腰疼、血尿、或反射性地呕吐、恶心,患者也很少会往肾积水上怀疑,所以临床上误诊、误治的患者仍然不少。

  肾积水胎儿也多发,1%的发生率常让新生儿家长望而生畏。原来,西方国家刚开始发现胎儿肾积水,便把胎儿从子宫中取出来做手术,然后再放回子宫。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发现有些胎儿时期的肾积水根本不用治疗,有的一辈子也不会继续发展,即使发展也很慢,根本不影响生活。

  如何正确评估未来肾积水的发展速度,成为医学界的难题。文建国教授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的方向之一就是要解决这一难题,目前,他们已经成功地通过B超测量肾脏血流指数的方法,攻克了这一难题。

  现代医学认为,如果肾脏造影60分钟后仍然不显影,就可认定肾脏已经丧失功能,可以把肾脏切掉。文建国教授说,其实有些被切掉的肾脏是冤枉的,因为这些肾脏有的还有功能。他们开发了增强核磁共振这一“老仪器”的新功能,可以更准确地查看肾脏功能。

  肾积水手术后,病人会出现饮水量增大,尿液增多,不仅给患者生活上带来不方便,还加大了肾脏负担。文建国教授发现肾小管上有一种蛋白叫水通道蛋白,正是这一蛋白发生改变才导致患者多饮多尿。目前文建国教授正带领6名博士、7名硕士对水通道蛋白进行进一步研究,力争找出解决水通道蛋白不发生改变的方法或药物。

  目前,文建国教授用B超诊断肾积水发展速度的新技术,已被运用到郑大一附院的临床实践中,其他研究正在紧张进行中。

  ●项目负责人阚全程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研究出一种既清除乙肝病毒,又不伤害肝脏细胞的注射用药物

  “乙肝是个大问题,仅我省就有1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但凡是做乙肝方面的研究,无论大小都是一个大工程,是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工程。”阚全程教授谈起自己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细胞溶解性清除乙肝病毒,这样告诉记者。参与这个项目的余祖江博士说,目前,全球医学界对乙肝治疗的研究还没有突破性进展,现在市场上的所有药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繁殖,但不能完全把它们杀死。有些医生治疗乙肝采用提高患者免疫力的方法,然而,现实问题是被激活的免疫细胞在杀死乙肝病毒时,还会殃及正常的肝脏细胞,用这把“双刃剑”治疗乙肝,并不是医生和患者所愿看到的。

  有没有一种既可以清除乙肝病毒,又不伤害正常肝脏细胞的药物呢?面对这样一个“幻想”,阚全程充满信心。“目前,我们的课题组正在全力以赴在动物身上做实验。”阚全程向记者透露:“如果将来这种药物研制成功,它将以静脉注射针剂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

  ●项目负责人黄希顺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找出癫痫与遗传之间的关系,改变癫痫遗传基因

  为什么要研究癫痫与遗传的关系?采访中,负责这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黄希顺教授、魏建科副教授向记者道出了他们从事这项研究的“最初动力”。

  2004年夏天,两位教授到驻马店市义诊时,发现一名中年癫痫患者,他告诉两位教授,家里3个儿子也都有癫痫,而且发作次数比他多,发作时间比他长。

  两位教授跟随中年癫痫患者到了驻马店的一个小山村,见到中年男子的3个儿子,不到10分钟时间,其中的一名孩子癫痫便犯了,口吐白沫、双眼上翻、满头大汗的场景至今仍然深深印在他们脑海里。

  中年癫痫男子说,一家5口人,4人有癫痫,即便是十几元一瓶的卡马西平片,对于这个家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面对这种场景,两位专家萌发出一个想法:能不能找到癫痫的遗传基因,并对其进行修改,以彻底解决癫痫的遗传问题?

  癫痫有遗传倾向,这种说法早已有之,只是在国内很少有人研究。目前,黄希顺等人已经成功找到50个癫痫遗传家系资料,并对临床表现相似的家系进行了归类整理,为进一步确定致病基因位点提供了帮助。

  黄国顺说,如果这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顺利完成,将为基因治疗遗传性癫痫打下良好基础。

  ●项目负责人许予明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补充、代替死去的、不可再生的大脑中枢神经细胞,让中风的瘫痪病人站起来,痴呆的病人聪明起来长期以来,神经内科学界一致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遇中风、外伤等破坏便很难恢复,瘫痪、肢体受限等症状也无法逆转。

  近年来,科学家惊奇地发现: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而神经元样细胞刚好可以补充和替代坏死的神经细胞的功能。前两种方式都需要异体支持,这就面临着干细胞来源困难、伦理道德、排异反应等“拦路虎”,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则来源于自体,比较容易操作。

  虽然医学专家都明白这一原理,但始终被一个问题困扰着,就是如何才能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乖乖”地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许予明教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许予明正在全力寻找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媒介,如果项目计划一切顺利,在不久的将来,瘫痪多年的患者可以站起来,痴呆患者可以重新回归社会。

  ●项目负责人乔玉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寻找基因靶向治疗卵巢癌的实验证据,分析运用于临床的可行性

  卵巢癌虽然在女性肿瘤中发病率排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之后,但它的死亡率在女性肿瘤中却最高,5年生存率不足30%。

  卵巢癌死亡率居高不下,专家似乎对它没有太多办法。宫颈癌可以通过取组织涂片诊断,而大夫却在卵巢癌的临床诊断上束手无策,即使是在基础实验室里,仍然看不到希望。子宫内膜癌发病早期有很明显的症状,而卵巢癌却在悄无声息中降临,80%的卵巢癌首诊患者,病情已经发展到晚期,失去了宝贵的手术机会。

  “诊断领域遥遥无期,那就把目光放在卵巢癌的治疗上来吧!”以乔玉环教授、郭瑞霞副教授为首的关于卵巢癌基因靶向治疗药物的实验室研究工作开始了,并顺利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乔玉环等教授发现了一个与卵巢癌发生、发展、转移有很大关系的生物学指标溶血磷脂酸——LPA,并成功对LPA进行了多次试验。如果一切顺利,一种基于LPA研制的基因靶向药物,将造福卵巢癌患者。

  郑州大学一附院专家在“大河送健康郑汴两地行”义诊活动现场

  □记者蔡建华通讯员高思敏文记者李康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