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132名教师用假文凭评职称让谁蒙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10:01 浙江在线

  据报道,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教育局近日发现,该区有132名教师交来假毕业证用作评职称。事发后,该局对这些教师作出严厉处罚。面对处罚,部分教师大倒苦水:“我们年纪大了,学东西很困难,实在是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

  谁都知道评职称需要很多硬杠杠,不光学历、论文要“达标”,就连计算机合格证、外语合格证、获奖证书,甚至培训进修情况说明等一样都不能少。对于多数从高等学校毕

  的年轻人来讲,提供这些材料可能并不难,但对于在一个行业奋斗了一辈子,干工作兢兢业业,可就是没有文凭、不懂外语也不会计算机的老同志来讲,实事求是地提供这些材料,实在是难、难、难。

  如今在职称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身份和待遇的情况下,再难也要闯这道“鬼门关”。无奈之下,这些人不得不花钱买文凭、找枪手写论文、考外语,蒙混过关。过得了的,是运气,被查出来的,自认倒霉。

  曾都区教育局的监察科科长说:“如此多的教师做假毕业证蒙混过关,真让教育系统蒙羞。”但是仔细想想,真正让教育系统蒙羞的,是他们吗?不是,是包括学历、论文等硬杠杠在内过于苛刻也不符合现实的职称评审制度。

  对于长期工作在基础教育战线的中小学教师来说,他们有的可能没有文凭,有的可能没有大部头的著作和连篇累牍的论文,但他们当中不乏一些讲课深受学生喜欢的“专家”,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特点的教材、教法,完成了对大批少年儿童的启蒙教育。就在课堂上涉及的知识面和对教育事业的贡献而言,中小学教师一点也不亚于一个大学教授。

  但是如果用文凭和论文等因素来衡量他们的教学水平,并以此决定职称的晋升,他们很可能被卡住,这对他们显然不公平。因为中小学教师这种博而不精的状况是基于中小学阶段教育的特殊性而出现的,也是中小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决定的,如果让他们像大学教师那样为了评职称而读外语、学计算机,甚至托门子、找关系发论文,势必对课堂教学造成影响,这与国家给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鼓励教学的初衷是相悖的。同时也会助长学历、论文等“造假”风。那句“实在是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我想是很多造假者的心里话。另外还会滋生行政腐败。前不久,媒体就报道过某省教育部门和人事部门为一项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水平考试的“权属”问题僵持不下,广大基层教师叫苦连连的消息。

  事实上,谁都明白文凭只是对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一种证明,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水平。只有把教师的职称评审转向以教师教学以及学生为本,而不是以各种技能、各种证书和各种关系为本,教师的职称评定才能确立真正有价值的标准。否则,在现行评审体系下,文凭造假还会按下葫芦浮起瓢。

  教育行业如此,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作者: 樵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