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施洞渡口与施洞大桥完成岗位“交接”最后一个渡口(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10:26 贵州都市报

  

施洞渡口与施洞大桥完成岗位“交接”最后一个渡口(图)

  几个朴实的船工,一艘坚固的大船,半个世纪来一直支撑着贵州公路史上的最后一个渡口。

  这就是位于镇远至台江公路上的施洞渡口。

  每天清晨,摆渡的师傅们早早地走向清水江开始工作;傍晚,他们才踏着晚霞匆匆往家赶。几十年来,在这个当年的红军渡,几代船工们见证了施洞渡口的风风雨雨。

  在今年8月25日,随着施洞大桥的正式通车,运行半个世纪的渡口与大桥完成了岗位“交接”。贵州最后的公路渡口从此消失了。但美丽的施洞渡口和它为贵州交通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施洞渡口与施洞大桥完成岗位“交接”最后一个渡口(图)

  从木船到铁船

  施洞公路渡口是上世纪50年代随着镇远至台江县际公路的建成通车而出现的。施洞人回忆,1958年一直到1985年,施洞渡口用的都是木船,每次只能渡一辆载重为5吨的货车或2辆小轿车。就算这样,每次摆渡也得靠8个青壮年船工肩膀拖曳才能过河。

  上个世纪80年中期,摆渡的技术有了提高,人们在河上方拉了钢绳,用上了滑轮。1985年,凯里公路总段投资10万元请铜仁思南造船厂制造了一艘铁船。换了铁船后,节省了人力物力,载重量也大大增加,船工们高兴得眉开眼笑。过去木船用不了几年就得更换,这艘铁船,一直到大桥通车后才“退休”。

  铁船虽好,也有“闯祸”的时候。一次,师傅们忘了将船用绳子固定好便让车上船,车缓缓开上船时,船身便开始摇晃。只见车子一个趔趄,“扑通”一声掉进了水里,司机变成了落汤鸡。所幸车上的其他人都按摆渡操作要求提前下了车。

  虽然只是有惊无险的一件事,但师傅们却从此以后吸取了教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小心翼翼,检查了又检查。

  由于每天过往的车辆很多,都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候,有时一等就是几个小时。这时,师傅们不光要渡船,还要给旅客们免费准备饮食,甚至住宿。久而久之,许多旅客特别是司机都成了他们的朋友,在过河时经常唠上几句,间或给他们捎上一包烟一瓶酒。礼物虽轻,却让人感到温暖。

  渡船最繁忙的时候在2004年底到2005年初,那段时间台江境内的320国道因为修建凯玉高速公路的缘故,经过台江的许多汽车都改从台盘绕道镇远方向走。摆渡的汽车从以前的每天300至400车次骤然间增加到700至800车次。于是,渡口前所未有的繁忙了,渡口为此还专门请来了几名临时工。

  

施洞渡口与施洞大桥完成岗位“交接”最后一个渡口(图)

  渡口几多事

  2002年12月底,潘通思从部队退伍回来,接了父亲潘正明的班,在施洞渡口当起了班长。

  发生在渡口的许多往事,潘通思历历在目。2003年5月的一天,天气有点炎热,潘通思正倚在船上休息。这时,上游处出现了几个外地年轻人游泳的身影。突然,一女子在水中挣扎了几下后被迅速地冲向下游,潘通思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潘通思试图把该女子往上游拖,但几次都因水流湍急没有成功,反而还呛了几口水。这样耗下去,两个人都将面临生命危险,潘通思想,往上游拖不行,那何不换个方式借助水的推力向下游拉呢?终于,经过一番努力,他成功地将落水女子救上岸。一上岸,他已累瘫在地。

  说起渡口的故事,最让潘通思敬重的人就是父亲潘正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潘正明就在剑河渡口开始了他的摆渡生涯,10多年后,他调到了施洞渡口。

  1970年6月的夏汛,出现了施洞历史上的最高水位,把清水江沿岸的许多房屋都淹没了。当时,其他师傅都外出开会了,潘正明将船撑到了河对岸,但由于河水在迅速涨高,他被困住无法返回。水一涨就是三天三夜。潘正明没有丝毫松懈,水涨一点,他就把船向岸上划一点,执着地与大水搏斗了72个小时,也没有放下手中的撑杆,没有放弃渡船。

  上个世纪60年代,村民们都是靠挣工分吃饭。船工潘正明已经开始有了工资,但工资还不够用来抵工分。有人劝他,完全可以去干别的活挣更多的工分,犯不着这样让全家跟着挨饿。但是,潘正明想,没有人愿意干这“吃亏”的活,那渡口不就得停渡了吗?他一直坚持了下来。

  父亲退休了,通常就由儿子来接班。在施洞渡口,像潘正明这样的父子船工,还有刘德光、张荣生、刘必梦和龙胜才4对父子。船桨成了父子间的接力棒,几十年来,正是他们撑起了施洞渡口的一片天。

  最后的船工

  在镇政府石主任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刘万禄。想象中,船工都是魁梧健壮的模样。可老刘的形象却让我们有些疑惑:他瘦小的身材怎么会撑起载着汽车的大船呢?

  但是,随行的徐支书却赞不绝口:“他呀,摆渡几十年,从没出过事,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谁不晓得他哟!”

  老刘是沿江的村民,出生于1944年,从小便与清水江结下了不解之缘。

  20岁那年,老刘接过船桨,开始摆渡生涯。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交通逐渐发达,加之年事已高,老刘几度从船上退了下来。但是,他始终无法割舍摆渡的情结,他多次谋划着“重出江湖”。

  机会终于来了,2000年的时候,施洞渡口没有人摆渡,而修过路桥的事情,还遥不可及。老刘来到村支书家,主动请缨,村支书又把船桨交给了他。为这事老刘高兴得多喝了几杯,一夜没合上眼。尽管干这差事每年只有1800斤大米的报酬,而且最忙的时候,还要把大儿子叫到船上来义务帮忙。

  老刘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就这样成了这个渡口最老的船工,也是最后的船工了。

  忙的时候,老刘从早上7点过钟起床,一直到晚上10点才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家休息,老伴气坏了,骂他“吃多了,没事干”,老刘只是笑笑,然后,端起酒杯,美滋滋的喝上一口,所有的疲劳很快就消失了……

  在大桥竣工的那几天,很多人都到桥面上去走走“尝鲜”,过往的汽车、行人也不再乘渡船。老刘忽然感到有些不习惯,但是,这一次,他确实是一点遗憾都没有,得知要修大桥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摆渡生涯即将结束。而修桥,那可是施洞人祖祖辈辈盼望着的事情。如今,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老刘说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一桥飞架

  2003年初夏,我们乘车在施洞过渡口的时候,看到渡口上方不远处已动工修建大桥。听施洞的老人们说,当年红军就是在渡口下游几百米的地方渡过清水江的。随着大桥的开工,贵州最后一个公路渡口就要结束其历史使命了。于是我们与施洞相约:在大桥建成的时候,再去施洞昔日的红军渡见证公路大桥的飞架,见证老渡口和新大桥的更替。

  今年夏天,听说大桥已经建成,我们便从台江县城出发,前往施洞采访。快到施洞的时候,清水江河床越发的宽阔,一座长270米的大桥跃入眼帘。

  驱车上桥,桥面宽阔平整。桥下江水奔流,波浪滔滔。

  一位大客车驾驶员说,现在有了大桥,过清水江要不了1分钟,而以前经过渡口的时候,一般情况需要6分钟左右,遇到车多,渡船紧张的时候就可能耗时半小时,甚至几小时。这位司机说,以前最怕遇上涨洪水,渡口一旦停渡,所有车辆就只有另谋“出路”。“所以,以前对施洞渡口,我们有‘两怕’,一怕堵车、二怕涨水”。

  与施洞镇一河之隔的施秉县马号乡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修桥好了,以前没大桥的时候,要是三更半夜有点急事,非常不便。

  施洞镇及其附近村寨,村民们都有田土在清水江两岸,过去,他们祖祖辈辈乘船去种地;如今,施洞大桥成了他们的必经之路。

  去年9月12日,交通部副部长黄先耀在考察施洞大桥工程时得知,来往于两岸的汽车和老百姓将结束渡船的历史时,欣喜地连声称赞“好”。

  贵州最后的公路渡口从此“退役”了。但美丽的施洞渡口和它为贵州交通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作者:黄桂花 石云华 罗茜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