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由市委书记发帖评陋习说开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12:00 光明网
倪洋军

  “我们有些干部与别人接触时,不注意礼节,常常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比如大声接听手机,惟恐别人听不到。还有一些本来不值一提的细小事,比如有人在办公楼宇、公共场所如厕后不及时冲水,造成臭味飘散、污染空气。这些事情看似小,实则不然……”江苏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在“网上宿迁”公众论坛发的一个《关于宿迁人的行为举止细节问题》帖子,一时成为该市的热点话题,跟帖数不断攀升,一天之内,已接近1000。(2006年11月13日人民网-《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也许有人会说,堂堂一个市委书记,要关心的党政大事多得去了,居然还在自己的博客上对一些各地、各部门基本已经是“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机关干部的一些“小节”问题大做文章,真是吃饱了饭没事做。其实不然。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是三国时期刘备在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所说的,意在教育刘禅不可轻视小事情,不要因为好事影响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坏事影响小就去做。这句话时至今日,对我们,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修身养性仍具有指导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很多党员领导干部,总认为类似上班时间衣冠不整、开会期间接听手机、闲暇之余打打纸牌玩玩麻将、如厕后不及时冲水等等一些行为举止上的细节问题,只是个人“小节”,对经济、社会发展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事实果真如此吗?正因为很多人习惯于“拖沓”、“不拘小节”,往往会放松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和要求,时间一长,便会“习惯成自然”,导致很多陋习难改、恶习成患,甚至走上违规违纪和违法犯罪的深渊。

  作为一个市的市委书记,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能够及时发现并提醒身边的广大党员干部管好自己的“小节”,摒弃陋习,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实在是既及时又重要。常言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行得如何,做得怎样,群众是真真切切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其身正,不令则行”,有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好榜样、好表率,还愁“美丽和谐的城市”建设不起来吗?相反,党员领导干部没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你就是喊破了嘴,也不一定会有群众跟着你“走”。

  常常会有一些腐败分子在法庭上抱怨组织上或同事们没有在当初及时地提醒和告诫自己。其实,是真的没有提醒吗?依笔者之见,肯定不是,关键是他当时有没有把一些话听进去,并将一些“小节”和“隐患”根除掉?

  我们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说起来头头是道,可是做起来却连普通群众都不如。这其中折射的说到底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的党员领导干部,如果心中能够始终装着老百姓,就会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包括一些看似小节、小事的东西,就会自觉树好自身形象。思想是行动的纲领,只要思想端正了,行动自然端正,言行自然一致。相反,宗旨意识不强,处处以个人为中心或者“官本位”意识很强,怎么能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呢?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在习近平最近在部分市县党政负责人座谈会上说,在具体工作中不要因小失大,防止因疏忽和麻痹,使一些小事酿成大事、个案炒成热点。对有些不稳定因素,还要从体制机制等更深层面来分析解决,力求一斑窥豹、一针见血、一抓到底,不能让它成为“慢性病”,三天两头反复发作。(2006年11月13日人民网-《人民日报》)他的这一番话虽然是针对社会稳定来说的,但是对于我们党员领导干部修身养性同样适用。不要认为自己一些行为举止的细节问题是小事、小节,而疏忽和麻痹,时间长了,小事也会酿成大事或变成“慢性病”。

  “细节决定成败”。小处不抓,细节不为,又从何去抓大处、为大事呢?其实,很多事情都是由一个个琐碎的“小事”和“细节”汇合而成的。党员领导干部“小恶”不除,又如何去为“小善”,更不用说去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大善”、“大事”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