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红鸭蛋、鸡蛋频现 企业化农产品生产谁来监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13:10 中国新闻网 | |||
针对市场上有添加有害色素苏丹红四号的红心鸭蛋的现象,北京东城工商分局市场科的工作人员11月13日对十五个集贸市场上出售鸭蛋的摊位进货渠道进行检查,对河北产的红心蛋进行下架停止销售。中新社发 罗伟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在河北“红心”鸭蛋苏丹红事件还没落定之时,18日,福州又查获含苏丹红(IV)的鲜鸡蛋,该鸡蛋系由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神丹健康蛋”, 苏丹红含量比河北“红心”鸭蛋还高。 就“红心”鸭蛋、鸡蛋事件的连续出现来看,这已经不能只被视为一两个偶然发生的个案,因为它深层次体现的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工业化”生产的现代农业潮流下,我们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监管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检查工作还没有跟上发展了的形势,正处于令人不安的缺失状态。 在变化了的农业生产形势下,不少农产品已经和工业产品有了更多的相同之处。而对已经是“工业化”的农产品生产全程安全监管以及产品质量的检测,不说制定标准了,有些地方连监管的工作也做得很少,最多也就是肉眼看一看外观,口中问一问怎么生产,“工业化”生产的农业企业几乎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农产品因为是食品,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和供给,会大范围地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事关人们的生命安危,不可不慎之又慎。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邓学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