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从林枫被抓反思职业打假生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13:12 云网

  毕书之

  当天津职业打假人林枫从西安的商场里揪出几推车假货的时候,我们愿意为其浩然之举拍手叫好;正因如此,当林枫涉嫌敲诈被刑拘的消息传来时,那是一份近乎扼腕叹息的痛心。是建议奖励还是敲诈勒索,需进一步调查方能有定论,现在不便妄测,但一个民间维权斗士一夜之间因涉嫌敲诈而身陷囹圄本身,就很值得我们反思。

  林枫承认他收取了钱财,这深深刺痛了殷殷期待的万千民众。十多年前,中国第一职业打假人王海之所以红极一时,是因为其出现令不法厂商心惊胆战,令我等小民在假货丛生的时代,感到几丝解气。打假行为的背后,存在着民意期待积聚的正义力量,正因为如此,利用打假谋取个人利益的事情接连发生,无异于羞辱着民众的感情。尽管真打假打毕竟也把一些假货揪了出来,但如果在暴露与否的问题上可以交易,给了钱就不揭露,不给钱就“搞臭”你,为了自己赚钱不惜客观上充当保护伞,这样的打假还有什么正义的力量和基础?

  纵观这些年的职业打假人,他们并没有超越常人的“火眼金睛”,也没有太高明的检验设备,但走到哪里都能“风风火火”引发轰动,这说明什么?说明很多假货是明睁眼露地躺在商场的货架上,不需要太专业的技能就能够“挑”出来,那么,正常的监管渠道在哪里?想想最近沸沸扬扬的“苏丹红”鸭蛋,用正常人的肉眼都能觉察到其颜色的“不正常”,却愣是存活了好几年,直到最后很多城市全面禁售,“劣蛋驱逐良蛋”。亡羊补牢诚然轰轰烈烈,但为什么总是要亡羊才补牢?为什么会存在各种借打假谋取利益的空间?从这个角度上讲,职业打假人你方打罢我登场,这本身就是市场监管不力之痛。

  或许有人会说,中国很大,市场很杂,怎么管得过来?“管不过来”或许客观存在,但问题是这决非市场安全总是千疮百孔的借口,问题是我们是否为“管得过来”做出了足够的努力?有民众期待职业打假人“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不拿厂商的“一针一线”,我们或许高估了这些人的道德水准。他们的收入从哪里来?权益如何保护?靠什么支撑自己?都存在不可预期的盲点。除了跟着把他们揪出来的假货查封之外,管理部门还有责任从制度上为其找个“出口”。比如将一些职业打假人如同城管那样“收编”管理,或者加强与其信息合作,对其揪出来的假货像公安悬赏举报人那样适当奖励,以此来扩展打假监管的运作空间。

  有人主张取消职业打假人的存在,窃以为这并非什么好招。诚然,职业打假人最终的消亡将是我们的幸福,但在目前市场假货很多的时候,其存在有必然的一面,如果因为出现了个别害群之马,就试图让民间打假面临非正常的消亡,目前来看,对于消费者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在当前的情况下,需谨慎理顺监管格局框架下的职业打假定位,积极寻求一个管理者、消费者与有志于打假者各方“共赢”的结果。

  责任编辑:一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