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现代制造”监控膏方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14:25 新民晚报

  煤饼炉加热,小蒲扇催旺,铜锅子熬制,上海人对这样“前店后厂”式的膏方生产模式并不陌生。如今,膏方加工“鸟枪换炮”,其质量和安全性得到了现代装备和管理的有效监控。今冬滋补膏方开炉之时,本报记者来到上药集团雷允上中药制造基地,对传统膏方如何现代制造探了个究竟——

  “数落”传统膏方弊端

  “煤饼炉方便,成本低,铜锅子传热快,省能源,但这样熬制出的膏方最容易受重金属污染;传统瓷罐装膏方很受老年人青睐,但容易交叉污染,一不小心就发了霉,吃一半丢一半……”执业药师、雷允上集团药学工程师赵志强一见到记者,就“数落”起传统膏方加工的种种弊端。的确,近几年来,上海的许多品牌药企和老字号药店大多抛弃了煤饼炉熬制这些传统的膏方制作工艺,转而采用现代化设备和管理,制作上更规范,膏方制品也就更安全有效。

  不锈钢防重金属污染

  在膏方生产车间,记者首先看到了清一色的不锈钢炉。工程师告诉记者,这是膏方熬制很关键的一点,现代人很重视饮食安全,哪会料到进补品中也会“藏”着重金属污染!浸泡车间里有32个不锈钢浸泡炉,“一方一炉”,一帖方子内的各种药材在一个不锈钢炉里要浸泡12个小时以上,以前药店浸药材用自来水,现在用的是饮用水。接着看煎煮车间,严格按照中药药性原理煎“头汁”1.5小时和“二汁”1小时,传统膏方煤饼炉或煤气灶煎煮过程容易“结胶”,现在用的是蒸汽,不仅不会结胶,还能将药材煎透,更好发挥药效。

  小标签追溯开方源头

  医生开的膏方方子如果有问题怎么办?煎煮过程发现药材药效不好又该如何?食品追溯制度如今也用到了膏方加工上。记者在膏方生产车间看到,每一道加工过程,膏方始终“戴”着一张小标签,标签上有膏方主人的姓名、日期、编号、开方医生姓名等,记者甚至还在某些标签上发现“糖尿病”等主人病史提醒。陪同参观的药学专家介绍,不是每一帖膏方方子都能顺利进车间生产的,进厂后的方子首先要通过工厂医药学专家的“验方”“审方”关,一旦发现开方有误,马上可根据标签追溯到开方医院、药店和开方医生;加工过程一旦发现偏差,立即可追踪原材料的产地、分量、配制加工记录,保证每一帖膏方的服用安全。

  科学包装招来海外客

  颇受中老年人青睐的瓷罐包装在专家看来是应该慢慢被淘汰的。雷允上药业质量管理部工程师胡卫民说,罐装膏方最大问题是交叉污染和剂量不准,勺子舀膏只能“一次性”,洗干净再舀时但凡沾一点点水,罐内的膏方就难逃发霉厄运,结果造成很多人吃膏吃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发了霉,而发霉的膏方是绝对不能再吃的。膏方一次吃多少量,医生开方时多数有医嘱,但用勺舀控制不好,影响疗效。

  如今,几乎所有的白领吃定制膏方时都选择袋装。在30万级净化标准操作车间里,记者看到一台数控包装机正在工作:一帖膏方被包装成20克一小袋的40多袋,眨眼就从包装机上“出炉”了。除了不受污染,剂量可控制,袋装膏方还有保存时间长、携带方便的优势。除了装“袋”,膏方还能制成丸剂、片剂和胶囊。液态的膏方制品带不上飞机,制成丸剂或胶囊后就可以了。今年,上海雷允上药业接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海外华人的很多膏方订单,大部分要求做成丸剂,有的还根据喜好要求添加薄膜包衣。

  设膏方生产强制门槛

  尽管有了现代设备,但煤饼炉式膏方熬制方法现在并没杜绝,药学工程师赵志强表示,只不过有些药店加工时将煤饼炉换成煤气灶而已,其实换汤不换药,各种污染还存在。专家称,关于膏方生产加工,目前国家或地方尚无强制性标准,上海本地也只是由上海市中药行业协会出了个行业规范,膏方究竟是“药品”还是“食品”,究竟按照何种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尚无明确的强制性规定。据记者了解,在上海不少名牌药企在实践中开始按照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管理规范“监控”膏方生产,但就目前而言,膏方市场仍然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专家呼吁设立膏方生产强制门槛,以更好地保证膏方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报记者皇甫萍特约通讯员王宝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