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年代造就性格迥异三代人 谁是职场佼佼者?(图)(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15:51 中国新闻网

  

年代造就性格迥异三代人谁是职场佼佼者?(图)(3)

  上世纪80年代人总是神采飞扬意气风发。(广州日报/图;肖郎平/摄)

  80年代人自述:自由的一代

  上世纪80年代职场人,他们玩着电子宠物,听着张信哲和周杰伦的歌,看着《流星花园》和韩剧,一路走来。他们出生时碰到独生子女生育高峰,上学时赶上高校改革,工作时遭遇大学生就业难,他们初涉职场,甚至还带着稚气。对于这样的群体,无论是职场前辈,还是他们自己,都有话要说。

  关键词:不被理解 解读者:徐小姐(职员,22岁)

  在学校时就听见社会对我们上世纪80年代的评价是“垮掉的一代”、“没有责任感”、“没有信仰”等,我觉得社会对上世纪80年代的新新人类存在误解。

  我是去年大学毕业的,现在珠海一家公司工作,毕业一年多时间,我换了三家公司,去了三个城市。我认为“人往高处走”,有更好的机会和更适合自己的职位为什么还要畏首畏尾不跳槽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职业之路能够“步步高”,而在现代这个科技发达、开放的时代,不安现状、把握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在工作中,我的领导大多是60、70年代的人,我经常能感觉到和他们的“代沟”。有一次领导布置我一项任务,并告诉我该如何去进行,详细到具体的每一个细节,我不太理解他们的做法,最后用自己的方式很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非但没有得到表扬,反而被上司认为是“自作聪明”。

  对于上世纪80年代职场新人的我们来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求职大军抢企业的就业、职场前辈的“另眼”看待,都让我们练就了很好的心理承受力和适应力。我们有自己的想法,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工作。

  关键词:理想 解读者:徐先生(记者,21岁)

  我是1985年出生的,今年刚从大学毕业,在一家报社做记者。在高中时,我读过不少中国早期报人为了新闻自由和理想和当局抗争,为民呐喊的书,对他们之中的佼佼者邵飘萍等人也充满了钦佩之情,可以说,我是带着新闻理想考入新闻学院的,今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仍然是带着这份最初的执著和热情踏上了工作岗位。

  记得有一次我接到一个报料,认为没有太大的新闻价值,然而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记者却从这个线索中找到了亮点,做出了一条十分漂亮的稿子,此后就开始有人说我眼高手低了。我觉得挺委屈的,我并不是不想做,而是由于经验能力未够,功力不达。很多人都认为我们上世纪80年代的人眼高手低,有人说我们自视甚高,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有向上冲的劲头,却找不到实现的途径。

  一位前辈曾这样对我说:“你们新新人类总是自恃甚高,觉得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但却忽略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你们认为只有进入大企业、做领导者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却丝毫不理解从基层做起才是真正的锻炼。”

  我觉得我们上世纪80年代的人都有远大的理想,这理想并不空洞,每个人都有梦想,而梦想总有超出实际的地方,也因此才更有诱惑力。我们敢于直言梦想,十年寒窗苦读,谁不希望梦想早日实现?每个人都曾年轻过,我觉得在理想的道路上狂奔就算是摔个跟头,能爬起来就好。

  60年代人看他们:“代沟”不只一点点

  提起上世纪80年代的新新人类,很多上世纪60年代的人会摇头,总是无法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事的方式。

  对工作,“80年代人”现在所找的只是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要做出成就的事业。他们三天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便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单位;6个月没有提升,便怀疑自己受了亏待;一年没有致富,便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没有前途,踏实和吃苦的精神正是上世纪80年代新新人类所缺乏的。

  70年代人看他们:迷失与年轻无极限

  上世纪70年代离80年代的距离不是很远,在很多方面,两代人都有共同点。“70年代人”一方面对新新人类的做法有微词,另方面也羡慕他们的勇敢与年轻。“80年代人”在工作中,稍有不满就走人,稍遇挫折就放弃。他们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往往遇到打击后就陷在失落、迷茫中难以自拔。他们自我标榜不追风流俗,却掀起哈韩、哈日风潮,他们追求个性,但有时分不清个性与耍酷的界限。但是不论如何,年轻无极限,上世纪80年代人可以创造出他们的世界。

  (来源:广州日报;作者:赖琴、于梦江)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