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海选人大代表与海选超女不一样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15:53 浙江在线 |
海选这种形式让渐露疏离状态的社会突然间又“串联”起来,粉丝会、后援会等等,让久已远离公共生活的人们找到了身处“共同体”中的感觉。“娱乐民主”与其说是“民主”,不如说其实质仍然只是“娱乐”。 近年来,民众的投票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类“海选”现象,大致上有两类,一类是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娱乐业明星海选,制造了一批“平民明星”,上演了若干灰姑娘 穿上了水晶鞋的奇迹;另一类是海选行业或地区内的模范人物,如“十佳民警”选举和“大庆十五期间最具影响力人物”选举。这两类选举的共同点是:都是声称通过“自由投票”而非“官方内定”来完成选举,同时又无一例外地引发出机构操纵、一人多票、“付费选举”(如1元1条的短信投票和“天价报纸”选票)等等疑云乃至丑闻。 由于是有竞争的差额选举,选举结果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激发了人们的投票热情。在“超级女声”这种马拉松式的“从地方到全国”的逐级选举活动中,那些“国家级”的娱乐新星,都是经由粉丝们的短信投票推抬上来的,更让许多积极投票者有了强烈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于是有的媒体就欢呼起来,将“公民社会”、“民主实践”等等加冕到这些事件上。 这些纷纷出现的海选,也确实可看作是民众公共生活的热身操练。海选这种形式让渐露疏离状态的社会突然间又“串联”起来,粉丝会、后援会等等,让久已远离公共生活的人们找到了身处“共同体”中的感觉,并且还是打破职业、地域的共同体,这种状态和激情原来何曾遭遇过?不能不感谢短信和网络! 不过这些大量出现的“海选”以及媒体的过度报道与评论界的过度诠释,也掩盖了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实质性选举仍有待拓展和完善这个事实,“娱乐民主”最终还是回归娱乐和商业,但我们政治文明的向前发展,仍然是任重道远。 海选娱乐明星与海选公职人员(如人大代表、各级政府官员)是不一样的,前者最多是一种情绪的影响,而后者的能力强弱、品德高低却能影响民众的实际利益。在现代政治文明语境中,关于选举有以下要素:一是选举掌握公权力的人,而不是歌手、劳模,二是一人只能投一票,不能一人投50票。对照起来,“娱乐民主”与其说是“民主”,不如说其实质仍然只是“娱乐”。 当然,“娱乐民主”对动员人们熟悉、参与公共生活有一定的帮助,但不能高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今后我们政治生活中的选举也延续了“娱乐民主”中的种种弊端,如金钱操纵、程序粗糙、盲目追星,那么就会成为一种“劣质民主”。 当我们说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时,就表明大家都具有能适应和操练民主的素质。只有当不同意见之间的和平、平等辩论广泛地存在,只有当不同候选人之间能够展开守法的君子之争,单位内部的重大事项都能交付全体人员公议的时候,我们才能说民主成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才能说我们已经是高素质的选民。 民主更应当是一种精良的制度。要建设这种精良的制度,就必须有牢固的社会基础,市场经济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基础。市场经济早就让人们学会了用脚投票,就拿娱乐市场来说,人们基本上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购买唱片或演唱会门票,这就是自由选择。商业机构或官方机构硬捧出来的名不符实的明星,终归是要被市场淘汰,这就是民心向背。市场经济推动着人们根据自身的利益做出独立思考并且“斤斤计较”,从而推动着大批参与型公民的产生。总之,好的制度终归是在人民的推动和参与下,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作者: 庄礼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