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农村建设应解决三个基本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1:21 红网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务必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步入持续、快速、全面、健康的发展轨道。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最基本的是要解决好为谁建设、靠谁建设和怎样建设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理念,解决为谁建设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字”的目标要求,核心内涵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实践工作中,应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政绩观和权力观,把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从群众观的角度来看,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在于执政为民。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深刻阐述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执政为民。执政与为民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执政是手段,为民是目的。新农村建设其成效如何,归根结底要看农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农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满腔热忱地为群众服务,多从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多从群众的期盼办实事,广泛深入动员农民群众,坚定不移依靠人民群众,真心诚意造福人民群众,使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成为解决农民群众衣食住行的具体问题的过程。

  从政绩观的角度来看,新农村建设的绩效在于利民惠民。为谁谋求政绩,谁来分享政绩,是正确的政绩观的最基本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共产党人在建设新农村实践中的政绩,说到底就是要多做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好事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只有人民满意、人民肯定、人民得到实惠的政绩,才是真正的政绩。因此,检验新农村建设的成效,衡量一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就要用是否“造福百姓、惠及社会”考量政绩,用是否“为官一任、发展一方”分辨政绩的虚实性,用是否“遵循规律、脚踏实地”识别政绩的可靠度,用是否“造福于民、取信于民”检验政绩的含金量。通过科学的考核措施,引导党员干部把新农村建设真正办成惠及农民的民心工程。

  从权力观的角度来看,新农村建设的力量在于尊重民权。俗话说:“民心是天,天意不可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古训深刻说明了这个道理。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维护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支持他们依法有序地参与农村事务管理,进一步提升村民自治的质量,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最广泛地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同时,领导干部应深知,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履行职权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对人民负责,自觉接受农民群众的监督。要把心思用在想干事上,把精力放在干成事上,努力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拓宽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力求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二、锤炼过硬的队伍,解决靠谁建设的问题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资源。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调动上上下下的积极因素,让一切富有创造性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要善于发挥乡村干部的主导性作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乡村干部是新农村建设中各项事务的具体组织者和实践者,重大战略要靠他们来推进,重要决策要靠他们来落实,重要工作要靠他们来抓好。要加强乡村干部的教育培养,完善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方法,确保教育培训质量,努力探索一套干部培训与新农村建设更为紧密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县乡干部的整体素质。要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建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乡村领导班子中来。要按照“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的要求,政治上关怀激励乡村干部,工作上体谅支持乡村干部,生活上关心照顾乡村干部,健全鼓励乡村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激励机制,营造理解、尊重、支持、爱护乡村干部的浓厚氛围。

  要善于发挥农村党员的领头雁作用。农村党员是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和领头雁,他们的行为对广大农民群众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要大力实施“四培养”党建先锋工程,采取递进式培养方式,着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党员培养成村组干部,把村党组织书记培养成表率作用好的典型,使更多的农村党员成为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和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带双强型”人才。要健全激励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在农村党员中广泛开展“党员当模范、定岗六带头”的实践活动,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目标要求,科学设置学习知识岗、发展致富岗、维护秩序岗、落实任务岗、倡导新风岗和参与管理岗等六个岗位,通过个人申报、支部审定、挂牌公示、年终评议等步骤给符合条件的党员定岗定责,使党员履行职责有岗位、模范带头有方向、发挥作用有平台。

  要善于发挥新型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要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突破口,组织开展好“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大讨论,大力宣传和弘扬“能人办实业、百姓创家业”的进取精神,夯实农民群众同心同德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要大力开发乡土人才,重点抓好农业技术推广、营销管理、种养能手、能工巧匠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走一条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路子。要依托产业发展优势,组织实施“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采取普遍教育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举办讲座与现场辅导相结合、典型示范与结对帮扶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农民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活农村经济发展的细胞。

  三、讲究科学的方法,解决怎样建设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个方面建设于一体的宏伟事业,必须以科学的思路来谋划,以科学的方法来推进。

  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众所周知,解决矛盾,关键在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突破,促进全局。农村点多、线长、面广,在政府投入不够充分、民间资本没有完全激活的情况下,新农村建设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资金象撒胡椒面一样,必定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方式,一方面,把有限的资金和工作精力放在经济基础较好、干部群众劲头足的农村,抓好示范和正面引导,为本地的新农村建设创造经验,提供样板;另一方面,要采取政府定点帮扶、干部结对帮扶的方式,帮助经济条件艰苦、农民增收乏力、基层组织软弱地区的农村尽快脱贫致富。通过把握重点、打造亮点、突破难点的方式,带动全面工作,推动整个农村面貌的根本性转变。

  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千差万别,新农村建设的起点也不一,建设步伐必然有快慢,建设水平肯定有高低。因此务必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在规划上要坚持类型多样,突出地域特色、乡村特色和民族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不能把新农村建成新城镇。在建设中要坚持分类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标准。对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方,要求可以高一些,步伐可以快一点;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方,重点是要抓好经济发展,要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为其发展创造条件。在程序上,要按照“适度超前、快中求好、质量为先”的思路,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布实施,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朝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

  要拓展内涵,全面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前提,生活富裕是根本,乡风文明是关键,村容整洁是标志,管理民主是保障。对此,应深刻理解,全面建设,防止把新农村建设简化为村庄建设、产业建设。在生产发展上,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精心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的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在生活宽裕上,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农民的吃、住、行、医、学等具体问题。在乡风文明上,要继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在村容整治上,要做好垃圾、污水处理,搞好清洁卫生,整治好村落环境。在民主管理上,要健全乡村民主管理新机制,调动农民参与民主政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系长沙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稿源:红网 作者:周志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