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政绩观 人才观 群众观与农村教育的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1:21 红网

  农村教育是指在农村地区对各个年龄人口实施的包括农村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与各种形式教育的总称。我国现有13亿人口,其中8亿多在农村。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中国现代化的起点被定位在以8亿农村人口为主体的人的现代化。农村教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发展农村教育,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第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是否办好农村教育作为考察领导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准。

  

  领导干部的教育发展观与政绩观是连在一起的,有什么样的教育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当前,有些地方的少数领导干部的教育政绩观出现了问题和偏差,突出表现是有的领导重“锦上添花”轻“雪中送炭”:他们对少数重点学校的做大做强创品牌凸现极大热情并时常在这些地方“显山露水”,而对一般学校特别是薄弱的农村学校则态度冷漠且不愿涉足,最多只是“纸上谈兵”,将教育政绩定位在城区学校“重点建设项目”上;有的领导重“经济大上”轻“教育先行”:他们片面强调教育的经济效益,主张“以产业化的思维发展教育”,他们把教育当作包袱,主张“减少教师数量,减轻财政负担”,将教育政绩定位在教育为财政松绑上。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政绩观虽然只是局部存在,但极容易造成不良影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各级领导干部都受过良好教育,反过来,作为领导干部应该懂得教育。必须清醒地看到,教育首先是崇高的公益性事业,受教育权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发展教育事业,向全体公民提供教育服务,是国家的崇高职责。教育单位可以办产业,教育的一部分也可以按产业来办,但教育不能产业化。以教育产业化为由试图减轻财政负担,是对人民、对教育事业不负责任的表现。领导干部一定要切记小平同志关于“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的教诲,从而带头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带头做落实党关于教育的有关政策和党关于农村的有关政策的表率,创造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政绩,创造“造福一方”的真成就。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任何时候都把为人民办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任何时候都把是否办好农村教育作为考察干部工作绩效的硬杠杆。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校负债沉重的情况下,务必强化政府行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化解偿还学校债务,坚决杜绝“有些单位和个人以‘普九’欠债为由,强迫学校停课、封锁学校帐户、干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的现象再次发生,坚决杜绝“有些农村中小学校校长因‘普九’欠债而成被告,被迫到法院应诉”的现象再次发生。限期清除学校危房,限期搞好学校布局调整和整合教育资源,迅速掀起农村教育发展的新高潮,不断涌现新办法、新经验、新典型。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把是否服务“三农”作为衡量农村教育成效高低的重要依据。

  所谓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落脚点在“人”,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全体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面向包括贫困家庭子女、流动人口子女、特殊家庭子女在内的全体受教育者实施优质教育。如果只对部分受教育者实施优质教育,而对其他受教育者实施非优质教育,就会在受教育者人群中造成失衡,教育就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坚持以人为本,还要坚持提高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如果只着眼于培养受教育者某一方面素质,而忽视提高其多方面素质,就会在人的整体素质发展中造成失衡,并且影响其接受教育的质量。只有不断明确教育的方向,通过扎扎实实的素质教育实践,持续不断地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才能为人民服务,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必须紧紧抓住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潜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较低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普遍性问题,贫困地区尤为突出。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教师待遇的不平等,突出表现在城区学校招聘教师时应者如云,农村薄弱地区学校呼唤教师时答着稀少。相当数量的大中专师范毕业生也不愿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待遇偏低的农村中小学任教,严重存在毕业生分配不到位问题,形成了城镇教师局部过剩,山区教师大量短缺的不平衡状态。农村教师除数量不足外,学科结构也不合理,难以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农村教师队伍令人担忧的现状不解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就很难落实。当前,各地必须做好以下四件事情:一是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同时加大对长期扎根农村、无私奉献的一线教师的宣传力度,表彰先进模范教师;二是协调城乡学校教职工岗位津贴,在本县范围内统一管理和平衡,避免过大的“贫富不均”(我们注意到:在财政统发工资的情况下,城乡学校教职工在经济上的差距主要来自于各校发放的津补贴);三是适当提高乡村教师中、高级职务岗位的比例,实行教师职务评聘分离,改变以往高级教师职务在城区学校“高度集中”的状态;四是着力实施并加大投入搞好农村教师“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激励广大农村教师进行农村社区(村组)教育,大面积提高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水平,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只要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农村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多方面的,既可以是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也可以是现代农业从业人员、城市务工人员,但决不能是“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一代。农村教育服务“三农”成效的高低,不在于农村教育为农村培养了多少农民,而在于这些农民的质量,在于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自信和现代进步观念,惟有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农村教育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

  第三,坚持“五个统筹”的核心要求,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把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作为实现好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目标。

  

  统筹就是兼顾,兼顾就是协调。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兼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兼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兼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目标和目的,其结果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五个统筹”的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丰富和升华了我们的发展观和改革观。因此,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必须遵循于“五个统筹”的要求。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五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和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进一步树立教育公平观念,将促进城乡所有儿童都切实享有平等受教育机会、教育条件与教育过程作为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二是统筹区域发展,兼顾东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差距,让中国农民的孩子同时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三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推动教育与经济联姻,让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得到落实;四是统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做到“三个教育”(基础、职业、成人)一起办,“三个效益”(育人、经济、社会)一起出。具体来说,农村中小学以系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为主,结合劳动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农业基本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农村、服务农村的意识,并初步具备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农村职业技术学校与成人学校要立足农村,以农业技术教育为主,同时也要兼顾对农民一般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五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调动多方因素,让办学体制多元化和办学形式多样化(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在中国农村教育中也能生根、开花、结果。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任何一个缺乏知识的人、民族、国家,都将被新的世纪所淘汰。怎样办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如何服务农村,是一个方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各方面发展的大问题。农村教育问题,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利益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这个问题提升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提升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提升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和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农村教育正在变“人民教育人民办”为“人民教育政府办”,政府办学责任得到强化,依法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和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得到加强。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教育的发展还是一条艰难的路。我们惟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和兴衰成败的高度来认识教育的性质和地位,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来办教育,才能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农村教育。

稿源:红网 作者:肖三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