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规范公务接待最需要“阳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4:31 中国新闻网

  11月1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会议指出,规范党政机关公务接待,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反腐倡廉、改进机关作风的一件大事。国务院所属部门要带头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认真规范公务接待行为。要将公务接待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公开透明,接受监督。紧接着,11月17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又在国内公务接待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

接待管理规定》,切实规范和改进公务接待工作,廉洁从政,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

  这两个会议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公务接待中的腐败问题,已引起中央高层的重视;规范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势在必行,而且要从中央政府各部门抓起;今后,公务接待费用将会走向公开透明,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无疑,这是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昭示着党中央、国务院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

  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出席会议、考察调研、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等公务活动,是开展正常工作所必需的。同样,开展公务接待工作,接待单位为接待对象提供必要的住宿、用餐、交通等服务,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公务接待中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也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如铺张浪费,搞超标准接待,借机用公款大吃大喝,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以各种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礼品、纪念品。另外还有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等等。将这些以公务、公务接待之名,慷国家之慨,填私人之欲的现象,称为公务接待腐败,一点也不为过。而且这些迎来送往、吃吃喝喝,还潜存着或者说能引发贪污、挪用、贿赂等职务犯罪行为。社会上风传的“跑部钱进”现象、“驻京办风波”,就有如此之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公务接待腐败行为是一种公开的秘密,或者说已成为一种“潜规则”。说它公开,是因为很多地方、很多部门、很多单位都存在——很多人包括公务接待人员、接待对象,说起它很直率,但也很无奈。说它秘密,是因为相当一部分公务接待费用不在财政预算管理之列,而是通过预算外之资金、“小金库”来运作——显然,这是见不得阳光的。

  鉴于这种现实,要从根本上遏止公务接待腐败,一个重要的办法是将公务接待费用公开。操作的步骤,一是坚决清理和取消“小金库”,整顿和规范驻京办等公务接待机构,将公务接待费用无一例外地纳入到财政预算管理中,从国家管理层面上使其不再秘密和暗箱运作。二是向社会公布公务接待费用清单,接受社会监督、新闻舆论监督,让每一次接待费用、每一笔接待费用,都暴露在阳光下。三是对新闻媒体披露的、群众举报的、有关职能部门发现的公务接待腐败事件、案件,严肃处理,追究当事人和单位的责任,使其不敢再犯,警戒他人。

  其实,在一些廉洁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公开公务接待费用,是反腐败的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据报道,芬兰中央银行行长在一次公务接待中,菜单中有一道“超标”的鹅肝,媒体上网查阅菜单后曝光,结果该行长被迫引咎辞职。国外这类有益的反腐败经验启示我们:中国是可以、也的确已到了通过公开公务接待费用来遏止腐败的时候了。令我们欣喜的是,中央高层已经有了这样的决心。

  (来源:检察日报,作者: 王治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