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关爱生命,从教育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4:50 新民晚报

  汪堂家

  近来,在一些大学里不时传出学生自杀的消息。在个别高校甚至连续几年发生学生在同一地点自杀的惨剧。除了同情和惋惜,我们不免要问,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

  十年前,大学生自杀还比较少见,现在这类现象却时有所闻,并且自杀的学生以研究生居多,这不能不令我们警醒。学业的压力,情感的挫折,生活的困扰,前途的渺茫都可能是诱因,但这些诱因往往要与其他因素综合起来才会使学生走到弃绝生命的地步。当学生自杀率上升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失眠、焦虑、忧郁联系在一起时,我们难道不需要检讨我们的教育吗?

  大学并非许多人想象的象牙塔,在校的大学生都能感觉到剧烈的社会竞争和各种压力。有的博士生过去需要在核心刊物发表2篇论文才能拿到学位,现在则增加到3篇。由于刊物有限,许多本已十分困难的学生还需要借钱去购买版面。如今,博士生推迟毕业比较普遍。由于研究生的津贴与十年前相比没有多大提高,那些每月拿三四百元津贴的研究生如何面对自己的家人呢?

  然而,生活的压力并不必然导致学生自杀,我们的高校尚未建立迅速而有效的危机干预机制不能不令人担忧。比如,在有的高校,学生到心理咨询中心咨询需要提前两周预约。至于在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经常开展的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在我国高校尚未开展,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则使学生失去了健全身心、完善人格的黄金岁月。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让学生学会调适,学会正确对待各种挫折吧!既有寻死的决心,为何没有解决问题的勇气?国际著名科学家霍金在访问中国时曾劝勉大学生:“有生命,就有希望。”广大学生、家长、老师和社会应该谨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