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狼来了”:国内银行业和公众不妨冷静应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8:00 光明网
陈德沛

  新华社昨日受权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根据该条例的规定,中国将全面履行入世的基本承诺,面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一个基本的导向是鼓励外资银行在本地注册,注册后将获得完全的人民币零售业务资格,还将获得从事银行卡业务以及咨询服务的业务。其中规定,12月11日起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外资分行可吸收每笔大于100万元以上人民币存款。(11月16日《新京报》)

  以上规定只不过是履行入世的有关条例而已,是预料中的事情,不想在全社会还是引起新一轮“狼来了”的议论:首先是公众的欣喜,以为多了外资银行这个选择,从此不再受国内银行的“欺负”了;其次是国内银行业的震荡,虽说对于“狼来了”早有准备,但真的要“近身肉搏”,还是产生一定的“情绪波动”。

  对于公众的欣喜我们不难理解。最近,有关国内银行的诟病不绝于耳,如跨行查询收费问题、伪钞问题、小额账户成本收费问题等等,价格博弈的结果往往是作为卖者的银行说了算,而作为买者的公众自然是心理不平衡。现在,外资银行即将全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无疑被公众设想成为一个比国内银行更理想的选择,甚至被幻想为国内银行的假想敌。至于外资银行将来是否真的如此优秀,是否值得公众投怀送抱,甚至可能比国内银行更加“刻薄”,大概没有多少人冷静考虑了。

  同样,国内银行业的“情绪波动”也是情有可原的。一直以来,人民币零售业务一直是国内银行的“自留地”,一直被国家这个家长宠着爱着,现在“突然”“断奶”而独立而市场,国内银行对于自身竞争力的信心不足也是自然甚至是必然的。

  那么,面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是不是真的如“狼来了”?公众与国内银行如何以平常心应对这个事实呢?

  首先,公众对于外资银行不能太理想化。外资银行不是慈善家,它也是讲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也就是说,一些商人的习惯性行为必然发生在外资银行身上,如爱富嫌贫,如对小额账户收取年费等,甚至于一些收费行为,大的外资银行比国内银行更加习以为常。所以,建议公众还是以平常心对待“狼来了”,否则,到时水土不服的,甚至受伤害的可能还是公众自己。

  当然,国内银行对于“狼来了”决不能掉以轻心。从表面看,外资银行的“入侵”似乎按部就班,其实早已是迫不及待了。昨天,美国花旗银行正式对外宣布购进广东发展银行百分之二十的股权,这是继花旗银行向深圳发展银行抛出甘榄枝后的第二次出击;目前,汇丰、花旗、渣打等主要在华外资银行都已经明确表示将完成在中国的“本地注册”。也就是说,外资银行对于人民币业务这块蛋糕早已俯视眈眈甚至是按捺不住了,虽然“本地注册”之前只可吸收每笔大于100万元以上人民币存款,但“100万以上”客户,恰恰就是高端客户。不难预料,外资银行必定以此为突破口,争抢市场份额。另外,按照规定,外资银行在华业务不受存贷比例和流动性比率的限制,这样一来,外资在华银行尽管存款规模不大,但可以从母行或境外联行大量借入资金,贷给境内企业。这种暗地里的冲击,对国内银行可能更加致命。

  “狼来了”,我们无需夹道欢迎,更无需战战兢兢,但必须冷静应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