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际热核计划启动 七国联手开发“人造太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05:41 大河网-河南日报

  综合新华社电国际热核计划(英文简称ITER)启动,可以说是人类探索聚变能开发的一个历史性时刻。

  目前参加国际热核计划的7方包括欧盟、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中国和印度。该计划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规模可与未来实用聚变反应堆相仿,用以解决建设聚变电站的关键技术问题。

  能源紧张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开发核能被认为是未来解决世界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重金属元素铀、钚的原子核发生分裂反应时会释放巨大能量,这种分裂反应简称裂变。目前世界上的核电站是依据核裂变原理发展起来的。但核电站存在着核泄漏等风险,且会产生放射性核废料。

  产生核能的另外一种方法是核聚变,由轻金属——氢的同位素氘、氚的原子核发生聚合反应时产生能量。而这些原料在地球上取之不尽,仅以海水中的氘为原料进行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就能满足人类100亿年的用电需求。而且核聚变放射性微乎其微,不产生核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很小。由于聚变是太阳和其他星球能量的来源,所以这项计划又被称为“人造太阳”计划。

  国际热核计划与国际空间站、欧洲加速器、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样,是一个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该计划将历时35年,总投资额约100亿欧元,这也是中国参加的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

  国际热核计划之所以联合众多国家参加,是因为其建设面临不少技术挑战。专家认为,人们需要进行许多实验来了解有关反应的特性。此外,要在地球上使用受控的核聚变反应堆,就必须把气体加热到超过1亿摄氏度。这在工程和材料上的挑战将非常艰巨。科学家预计,即使将有关设施建好以后,核聚变研究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获得成果。

  ■小资料

  国际热核计划

  国际热核计划,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

  1985年,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一次首脑会议上倡议,制定一个核聚变研究的国际合作计划;1986年,美、欧、日三方表示愿意接受苏联有关合作计划的建议;1992年,四方首次签署了国际热核计划工程设计协议,决定建设实验反应堆。

  美国也因自认为将在核聚变技术上领先其他国家而在1999年宣布退出,日本和欧盟成为支持这一研究计划的中坚力量。

  美国担心被国际热核计划联盟甩在后面,于2003年2月宣布重新加入这一大型国际计划。不久后,中国和印度也正式加入该计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