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凌飞新高春满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07:16 红网-湖南日报

  李文峰雷久相

  现代装备的实训大楼巍然耸立,时尚设施的学生公寓拔地而起,教职员工将拳拳爱心倾注于这里的一草一木,就连校企合作的资深专家也钟情于这里的专业讲台,慕名而来的外校实习学生更是着迷于这里的实训基地……“大楼、大师、大爱”,荣生着这里“精致校园,科学人文”的“高等学府”的勃勃意蕴。谁能想到,1年多前,这里原是株洲市第一职业

中专学校,去年3月才升格的一所地方性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且长凌飞翮,乘春自有期。”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颜莉芝与主持行政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邓志革教授,以其丰富的领导经验和厚实的理论储备,乘春顺风,开启学院波澜壮阔的新的创业征程,加速推进学院“高职转型,跨越巨变”。就在这1年多时间里,这所学院不等不靠,多元投入5200万元建设“硬件”,新增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新增总价值达1100万元的各类仪器设备,紧随着1.2万平方米的实训大楼、2万平方米的3栋学生公寓相继投入使用,今年8月以来,学院电工电子与自动化专业成功申报获得中央财政拨款支持,“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株洲市职业院校重点实训基地”也纷纷先后在这里落户挂牌,全国人大代表株洲考察团还前来这里进行职业教育长远发展体制个案专题调研,并将形成议案供国家决策参考,前不久又被表彰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再添新的光环。现在,学院正向着跻身“全省实训基地20强”、创建“全国示范性高职学院”的目标奋力迈进。

  踏访株洲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转型,跨越巨变”的轨迹,我们感叹不已,一如人们对这所学院的称赞——株洲职苑的“一枝独秀”、全国职业教育园地的“一朵奇葩”!这是摆在株洲职业技术学院面前的一个当务之急。

  凭着长期以来善于在职业教育领域探索实践而厚积薄发的学术建树,学院领导班子敏锐地洞察到新升格的高职学院必须避免步入定位失当和模式偏向的误区。在高职转型之初,他们首先引导大家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决不能以为一跨进高职立刻就“高人一等”、“高枕无忧”了,决不能以为既然已是高职就要全盘推行高职模式、废除中职模式,甚至一些优良传统也要抛弃,更需明确把握高职学院的文化内涵和培养目标,基于高等教育是方向、职业教育是航线,促使大家坚定地勃起“普通高职院校虽不是‘一流大学’,但必须加快发展,使学院办得像一所大学”的雄心。

  于是,从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入手,营造学院高职教育的良好发展环境。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并依据“协调、精简、高效”的原则推行了以系部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运行机制,坚持以理工为主、文理并重,设置机械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工程、经济管理、人文艺术五个系、一个教学部、三个生产实习经济实体,初步建立起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院系二级管理体系。接着,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各层面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对学院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对教职工实行考核末位淘汰,淡化身份意识,强化岗位意识;制订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四个规划,明确提出近期主要奋斗目标;根据学院定位,依托优质教育资源和专业群优势,紧密跟踪市场需求变化,构建合理的专业体系,突出特色专业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三个“零距离”。同时,深化院办产业和后勤实体社会化改革,把“经营权、管理权、人事权、财务权、分配权”的“五权”责利落到实处,使其成为具有独立的经济实体。

  观念一变天地宽,方方面面的力量全都调动起来了,有力地推动了学院由中职向高职全面转型,快速实现跨越发展。

  立校之本:不等不靠,自主发展

  去过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的人们,无不由衷地赞叹,今朝这里别有一番洞天,学院形态、文化神态、师生心态内外和谐,办学实力、学校活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充盈着浓郁的人文科学气息,真正办得像一所大学了。

  瞧那花树簇拥的精致广场,扬帆远航的艺术雕塑,一马平川的体艺场地,优雅别致的园林景观,新建的学生公寓、实训大楼“更引诗情上碧霄”,这一切均按“艺术”精品标准来布局构建,深深地打上了校园文化的印记,折射着这所学院高职转型之后硬件建设的历史性变迁。

  毫无疑义,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硬件建设更需庞大的资金投入,这对于刚刚升格高职且背负着3000万元债务的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来说,是以现实条件定发展,等机会成熟再谋发展,还是积极创造条件,以改革求发展,以市场需要定发展?!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

  如是,通过艰苦奋斗,内部挖潜,积聚资金3000多万元,其中一次性投入1100万元建成面积达1.2万平方米、新增实训室42个、目前可同时容纳2200多名学生实习的株洲市最大的实训大楼,并新增800万元配套相关专业实验实训设备,还投入1000万元建起一栋总面积达8700平方米的科教大楼,使学院教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同时,吸纳社会资金,以出让经营权的形式,由政府出面担保或牵线搭桥,引进株洲市知名企业家王日新投入近2000万元开发建成3栋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引进深圳土土坊餐饮连锁公司促使学院后勤走向社会化,并以与大中型企业联合办学的形式争取企业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等,极大地武装了学院现代化实训装备。

  此外,争取上级支持,确保高职教育发展必须的经费投入和优惠政策。当地政府为学院提供行政划拨土地124.77亩,减免150万元的征地费用,并无偿调拨土地32.4亩;追加经常性财政拨款,在2003年基数上今年增加110万元事业经费;承诺连续3年总投入1500万元重点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学院的基本建设;减免学院在基建报建等方面的有关费用100万元以上,完成“融城实验学校”的移交置换1000万元。株洲市教育局也为学院向银行担保贷款2400万元,贴息120万元。今年4月,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资金300万元。

  如今,这所学院占地面积达到384亩,建筑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总资产达到1.7亿元,各类仪器设备价值达到2280万元,馆藏图书达到16.7万册,实验室达到86个,综合实力迅速增强。

  初冬悄然而至,作为株洲市职业院校重点实训基地,这所学院却是一派春色满园的奇景,迎来了全市职业院校职业技能比赛,共同演绎株洲职业教育园地群芳吐秀、百花争艳的春天故事。同时,学院现代化的实训装备、全新的高职教育理念,以及充满朝气的同学少年,令来自全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300余名参赛选手眼前一亮,羡慕之余,心中被点燃起职业人生大有可为的希望之火!

  强校之根:校企合作,携手共进

  “入学,就意味着就业了。”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立足市场设专业,立足岗位设课程,立足就业抓教学”,真诚携手企业打造专业精品,为社会培养适需对路的高素质劳动者。

  学院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专门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学术界、行业、企业的学者、专家担任委员会成员,直接参与学院专业设置与优化的论证、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指导等研究工作。学院现已开设人力资源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会计电算化、高职专业等22个专业,形成了以专科教育为主,兼容中专和成人专、本科教育的办学格局,有力地保证了人才培养规格适应社会工作岗位要求。

  在高职办学模式上,学院独辟蹊径,重点推行“大订单培养培训”校企合作方式,改“点对点”的校企合作为“点对面”、“面对面”的校企合作,即“一校或几校一专业对同行业所有企业、跨行业企业群乃至整个区域企业”的校企合作,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培养师资力量,共同监控教学过程,共同营造职场氛围,针对培养目标育人。

  深圳毅俊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是一家全国知名的企业咨询公司,旗下的中国人力资源专家网,整合了国内外一大批知名企业的人事部、技术部等职能团队,掌握着企业人才需求的新动向。2003年,学院与其合作优化计算机应用专业,创办主机板维修专业,使计算机应用这一“冷门”专业“炒热”了。

  如何优化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能力训练?!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业有专长、毕业能就业、而且能对口就业、尽快创业?!此次合作办学,引起学院决策层深深反思,今年便与这个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办学协议,开办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质量产品检测、计算机硬件与外设、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文秘等6个高职专业,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其43门核心课程、3600课时的繁重教学任务,全部由公司选派教师完成。这些教师大多是来自企业一线的MBA专家、高级工程师和高级顾问,他们更重视学生的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浓厚的职场理念氛围里潜移默化地吸取现代企业新的教育理念,以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学院同时注重把“小订单”培养培训作为校企合作的补充和延续,先后与福州福大电子、株洲汽车齿轮厂、北京航空服务中心、深圳华为技术公司、深圳弗雷通信、韩国三星电子等20余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供需合作关系,并与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签订联合办学合同,建起辐射到整个华南、中南和华东地区及全国其他经济发达省市的就业信息网。

  为确保教学质量,学院选择一批设备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适合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企业,作为学院补充实训基地,目前已建立了30多个稳定的、与专业配套的院外实训基地,并聘请基地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与学院专业指导教师一起负责学生下厂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学指导工作。

  实行“大、小订单双培”校企合作,学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以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教学、以就业促招生的良性循环。据统计,“大订单”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小订单”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良好的就业形势,更使这所学院成为众多学生、家长的“梦中高枝”,招生连年不断攀升。2006年秋季招生3700人,使在校学生达到8520人。

  兴教之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高职学院作为大学,应该要有一批“大师”。株洲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准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规划,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着力引进和培养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学术骨干和一批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努力建设一支改革试点专业、精品课程主要负责人队伍,使学院“双师型”教师要占专业课教师的70%以上,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0%以上,教授和副教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的35%以上。

  学院坚持“外引内培”,启动“名师工程”,并出台优秀人才引进政策,鼓励促进专业教师队伍向“双师型”发展,致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去年至今,学院先后引进13名全日制硕士生、20名“211”大学毕业生、8名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先后选派4名专业教师分别到德国和日本研修、8名赴北京新东方教育集团进修、34名到上级高校实训基地与知名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30名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16名参加考工定级。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20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78名、“双师型”教师75名、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11名;市级学科带头人4位、市级骨干教师8名、校级骨干教师4名;已获硕士学位的29名,正在攻读在职硕士学位的33名,报名参加了高校硕士考试的57名。此外,还从高校和大型国有企业中聘请了24名副高以上职称的兼职教师。

  为使教师素质更进一步提升,学院针对高职教育特点,成立学术委员会、研究所,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大兴科研之风。今年,学院安排40万元科研专项经费,并出台学院科研工作管理规定、院级课题(项目)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目前,学院已立项课题18项,其中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项、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项、市社科联招标课题重点立项课题2项,正在申报国家教师基金课题2项,更有22名教师在国家、省级、市级专业学会中任职,全院教师主编或参编教材21部,在国家和省、市级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育才之路:全面发展,特色办学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7年,在近五十年轮的“光的集聚”和“核的裂变”过程中,走出一条“全面发展,特色办学”的育才之路,去年以来,学院开创性地进行“思想导师制”和“三元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

  “思想导师制”坚持德育首要,引导学生“成才”先“成人”。思想导师是经过精心挑选的48位未担任班主任且师德高尚、育人水平较高的行政人员,党委书记、院长亲自挂帅,4位院级领导分别担任各系工作组长。目前已确定118名学生为重点指导对象,其他学生则由班主任及系部辅导员教育管理。“思想导师”实行师生双向选择,每个思想导师带2至3名学生,重点关心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帮助解决思想症结、心理矛盾、性格缺陷和生活难题,培养健康的心理态度和良好的个性习惯。学院分学期对思想导师从学生评价、系部评价、学生稳定情况三个方面进行量化综合考核。

  “思想导师制”把学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工程激活了,不仅有群体性的统一教育,更有个体性的单独教育,不仅有规范的“两课”理论讲解,更有灵活的“经验”探讨传授,真正深入人心,和谐共振。学院全员育人的责任心增强了,被指导过的学生明显进步了。2005年,省委高工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督查组对“思想导师制”给予了较高评价。学院陈婕老师被评为“首届湖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佳先进个人”。

  “三元学分制”的高职教改创新,让知识的平台越筑越高,以给学生更多的滋养,使真正的职业精英向学院专业的高端集聚。

  “三元学分制”打破传统的“课程学分制”,把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所有活动都纳入到课程管理的范畴,划分学分为理论知识学分、专业技能学分和综合素质学分三大类。学生通过修读基础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理论课程获得理论知识学分;通过修习本专业规定的独立的实验实训课程、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及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专业技能课程获得专业技能学分;通过修读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军训、操行、大学生素质拓展等活动课程获得适应社会所必需的一些核心能力、素质的学分。“三元学分制”推开后,学院形成了“求真、求实、求知、求新”的淳朴学风。

  这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三元学分制”,始终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主体地位的做法,适应了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突出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将为学生走上社会创业发展打下扎实的根底。

  长远之计:科学规划,和谐发展

  “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国际化的背景之下,既要加速学院办学内涵的建设,又要适应教育市场的诸多变化,既要扩大办学规模,又要提升办学质量,就更容不得半点松懈和失误,还得再打一场科学规划、和谐发展的攻坚硬仗。”采访中,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颜莉芝激情飞扬地向我们描述了学院美好的明天:“到2010年,全面建成省内一流、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现代化高职学院。”

  可见,今后4年将是这所学院发展的关键时期。学院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持续发展有空间上,全面实施“立足市场设专业,立足岗位设课程,立足就业抓教学”的办学方针,深入探索以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教学、以就业促招生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建设一所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高中等专门技术人才,以理工为主、文理协调发展的综合型职业技术学院。在发展战略方面,坚定不移地在保持规模基础上,以质量和特色取胜;在发展定位方面,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全国有影响的文化浓厚、设施先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为此,学院确定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到2008年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确保合格、力争优秀并创建湖南省示范高职学院;第二步,到2010年创建全国示范性高职学院。

  从现在起,学院着力优化以高职教育为主、中职教育和成人教育为辅“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力争尽快实现“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研实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四个主要指标进入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和工业城市的地方高职学院,株洲职业技术学院还更好地发挥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职优势功能,全力提供资源支持,积极提供人才支持,不断提供技术支持,与老边穷地区职校共享办学资源,为社会培训各类中高级技能人才,为企业研发新型产品。

  步着时代激越的旋律,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前沿舞台,展示着更加引人注目的精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