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倾力构建平安和谐思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08:29 法制日报

  社会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完善,人民群众对治安的满意率达98%,被评为福建省综治先进区,通过省级首批平安区验收,综治责任状检查连续三年名列厦门各区首位;建立了GPS/CDMA卫星定位监控平台,组建覆盖全区范围的动态化巡逻网络,实现城管部门与公安部门的联动执法;在全区所有社区都设置了警务室,在基层派出所的“110”处警车上安装CDMA通信模块,构筑了“面”(各派出所辖区)、“线”(主要交通线)、“点”(重点场所)紧密衔接的网络化动态巡逻体系;嘉莲、莲前、曾厝垵等多个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

这就是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目前的治安现状。

  思明区面积约占厦门本岛的60%,人口约占全市的34%,面积、人口、财政收入均位居全省市辖区前列。作为厦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近年来,思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建设,抓基础、建网络、严整治,在平安创建中勇于作为、善于作为、体现作为,取得了平安建设与“两个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良好效果。

  平安思明与文明城市齐步走

  厦门市被评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啦!2005年10月26日,当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思明区政法各部门的时候,喜悦、自豪、欣慰顿时萦绕在政法干警们的心头。

  他们值得自豪,因为在文明城市的“勋章”上,有他们难以磨灭的一份功劳。为了实现文明城市考核对政法工作的各项要求,思明区政法战线的广大干警放弃了休息,不分白天黑夜,用他们辛勤的汗水为市民铸起了一道道坚固的平安“围墙”。

  在平安建设的过程中,思明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区、街两级层层签订综治责任状,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网络。同时,实行捆绑责任,启动“量化奖励”、“月通报点评”、“督查和一票否决”三个工作机制,做到责任同担,难题同解,平安同建,奖优惩劣,奖惩分明。每月5日,区创建办召开创建工作情况通报会,对创建进度、取得经验、存在不足,以及社会治安防控,安全隐患排解,发案数,破案率,向街道和派出所一把手进行逐一通报,逐一点评,每月评比。对每月完成指标任务最差的街道与派出所,对连续两个月完成指标任务最差的街道和派出所,分别由区两办及公安分局发督查通报,要求限期整改,直至一票否决。奖罚分明提高了各方工作积极性,推动了平安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思明区大力营造创建氛围,引导群众树立“平安是福”、“平安有责”、“平安有为”观念,更多地理解、支持、参与平安建设,使人民群众成为平安创建的主体。他们加大平安宣传投入,发出《平安厦门知识问答试卷》10万份,组织宣传栏板150余版;在主要路口还设立固定公益广告牌、灯杆旗固定标语;组织有奖竞猜、现场咨询、大型演出、板报评比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做到报刊有文、广播有声、电视有影、路面有牌,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平安知晓率、参与率。

  基层社区创平安是平安创建的基石。思明区注重推进基层工作,夯实创建基础。他们首先完善基层创安机制,建立了周汇报、月总结、季考评工作制度;建立了公共场所管理、内部单位防范、矛盾纠纷调处等一整套办法。其次,强化了基层治安防控网络的建设,一方面实现警力上路面、下社区巡逻防控,全区一线警力占90%,基层派出所占70%,划定固定区域、明确责任范围,对夏季案件高发区域和路段,实行分段包干,提高了路面及社区见警率,初步建立了以主干道为基线,五横五纵的防控格局。再次,以开展平安建设为契机,不断充实群防群治力量。区街年出资400余万元,组织了专职协警巡查队530人;在春节前和夏季案件高发期,组织民兵预备役参与路面巡逻和社区防控;组织志愿者巡查队800余人。全区初步形成以责任区民警、协警巡查队、综治专委为第一层次,以外口协管员、辖内单位保安、值班门岗为第二层次,以各种社区治安志愿者队伍为第三层次的三级防范网络。

  在创建“平安思明”过程中,思明区建立和完善了区、街、居三级情报信息网络,提前掌握介入矛盾纠纷,做到不稳定苗头“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对群众性矛盾纠纷和已经发生的群众性事件,区、街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运用综合治理的手段,坚持“抓小”、“抓早”,民主、教育、疏导、经济手段多策并举,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区街,矛盾不上交。如在处理景州乐园劳资纠纷、金秋豪园噪音扰民、塔埔征地拆迁等一批历时长、群众反映大的矛盾纠纷中,区领导直接挂帅,政法委直接督办,职能部门发挥合力,及时派出法律服务小组或调处工作组进驻热点部位,使矛盾得到妥善调处。

  重点工程与稳定大局两手抓

  随着厦门进入大开发大建设时期,思明区东部重点工程日益增多,征地拆迁任务日益繁重。在为重点工程保驾护航方面,思明区政法系统认真贯彻福建省委、厦门市委领导对政法部门的指示精神,以“勇于作为,善于作为,体现作为”的高度责任感,强化大局意识,积极履行职能,全力维护重点工程建设,为经济发展造就了良好环境。

  充分预测,热情服务,打牢重点工程建设的社会基础。重点工程建设中每一个环节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哪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周到都可能影响工程建设的稳定。区委、区政府把实现好、维护好、保障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面对面宣传讲解、面对面交心对话、面对面释疑解惑等方式,使绝大多数群众从认识上模糊、心理上担忧转而成为思想上理解、行动上支持工程建设。

  莲坂旧村地处城乡结合部,居民房屋家家出租,户户经商,在改造中需拆迁1900多户,是厦门市解放后最大的拆迁项目。在项目实施前夕,部分村民对征地拆迁的赔偿,拆迁后的生活出路心存疑虑,曾以散发传单的形式提出“七点要求”,给政府施加压力。区委、区政府领导及时带领有关部门深入居民户与群众代表对话,摸清症结,解答问题,并说服他们通过正常渠道反映情况,使群众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抓好重点工程建设的决心和对群众的关心,纷纷表示以实际行动支持重点工程建设。

  同时,针对重点工程建设中群众可能遇到安置、补偿、房产继承、邻里纠纷等法律问题,区里成立重点工程建设“联合法律援助中心”,分设法律服务、纠纷协调、巡回法庭等工作小组,由综治办、公证处、法律服务所、法庭、街道办事处、司法所、居委会、社区警务室等组成,明确服务内容和职责分工,负责接待来访群众,开展法律宣传,理顺民事法律关系和群众情绪,由于工作做的早,做的细,群众困难考虑得周全,近年来,全区共接待受理群众来访1000多件,基本上都得到合理解决,受到居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重点预防,依法行政,维护重点工程建设的群众利益。在重点工程建设中,群众对拆迁补偿协议签订、集体资产保存、生活出路安排等问题比较关心,区委、区政府把这些问题作为矛盾纠纷的预防重点,本着“依法办事、确保公正”的原则,认真扎实做好安置补偿等各项工作,切实维护重点工程建设中的群众利益,从根本上保证重点工程项目圆满完成。

  ———政策扶持。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先后出台了《重点工程建设中解决居民生活出路的若干措施》、《妥善解决重点工程建设中拆迁户子女继续就读小学的意见》。在安置形式上,制定了就地、就近、异地、货币四种安置办法和产权调换等措施,为群众提供更多的选择渠道和机会。在补偿标准上,区分有产权、没产权以及房屋质量情况,制订不同的补偿标准。实行“以土地换社保”和集体资产股份化经营管理模式,有效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

  ———财力保障。区、街两级设立农民转岗基金,鼓励居民参加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并适当补贴培训费。在占地40万平方米的莲坂旧城改造项目中,政府仅一期征地划拨的安置补偿金就达9亿元,比土地拍卖价高出2亿元。为确保重点工程建设中补偿费用落实到位,区、街两级通过公开招投标、银行贷款等形式,组织了12亿元资金,让拆迁户随时签订拆迁补偿协议,随时可以拿到补偿款。

  ———排忧帮困。注意从改善居民福利、拓宽就业渠道、扶助弱势群体和鼓励投资创业等方面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先后组织专场招聘会,腾出由财政支付工资的协警员、保洁员等工作岗位,对被拆迁户进行定向招聘。动员和推荐居民参加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钟点工等多种方式的就业,为农民转岗、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困难户、被拆迁后失地农民等对象,率先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措施,每月每人给予360元补助,消除了弱势群体的思想顾虑,有力地服务和保障了重点工程的建设。

  ———规范运作。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处理重点工程建设中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避免和减少矛盾纠纷。在标准条件上实行公开。将拆迁安置补偿的标准、产权认定和所有安置房设计图、套型、房号公示于众,设立投诉电话,确保发放补偿款、挑选安置房等公平、合理。在施工组织上力求公正。采取招标方式,择优选择贷款银行、拆迁公司、评估公司、拆除公司及安置房设计和代建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在具体操作上做到公平。积极推行公开、透明的“阳光抽号”办法,党政机关干部、基层领导和普通群众一样,挑房前排队抽取流水号,再按顺序挑房,并派出由不同类型代表组织的监督员及公证人员进行监督,当场抽取当场公布,防止互相猜忌和因暗箱操作引发争端,群众比较满意。

  依法调解,妥善处置,消除重点工程建设的矛盾纠纷。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和已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区、街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运用综合治理的手段,坚持“抓小”、“抓早”,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居(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全区出现的30多起矛盾纠纷大部分都在本区范围内得到妥善解决。

  在加强信息预警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区、街、居三级情报信息网络,以民警、治保会和调委会、协警队员、治安信息员为骨干,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周边增设治安值勤岗,负责了解社会动态,排查各种隐患,进行跟踪监控,制定防范对策。近年来,在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中,通过现场摸排,掌握因拆迁引发的不稳定信息60多条,都得到及时应对,为稳定工作争取了主动权。

  在妥善化解矛盾上下功夫。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一般性矛盾纠纷,坚持“可疏不可堵、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的原则,运用民主、教育、疏导的方法,妥善进行处理,防止事态扩大。例如辖区内曾厝安“天泉港龙家园”商品房项目在施工爆破时,震裂部分村民住房,一些村民采取用土头围堵工地等过激方式阻挠施工,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度。事发后,区委常委、区委

  政法委书记洪成及时赶赴现场,查明真相后,在理顺群众情绪的同时,协调29户受损村民与企业进行赔偿谈判,既保护了群众利益,也保障了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依法处置问题上下功夫。对已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各级各部门坚持依法取证,依法调处,依法制止,先后解决了阻挠施工、堵塞交通,妨碍公务等影响重点工程建设的问题。2004年年初,在厦门大学软件学院施工期间,100多名当地村民长期聚众阻挠施工,致使工期延误100余天。区委书记裴金佳亲自部署,区委政法委、综治办以及公安、检察、审计等部门深入现场,指出干扰工程建设的危害性、严重性和应负的法律责任,并成立专门调查组,查清违法犯罪事实,依据不同情节,依法对参与闹事的7名成员予以惩处,对首要分子进行公开开庭审判,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保证了正常施工。近年来,对暴力阻挠重点工程施工一项,全区已追究11名人员的法律责任,为重点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温馨社区与和谐社会共创建

  厦门被公认为“中国最温馨的城市”,文明、平安、和谐正在成为她的内在魅力。在创建平安的过程中,思明区更是把平安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环境,把治安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品牌。他们“舍得花钱买平安”,在开展平安建设的第一年,区委、区政府即把社区电子监控和警务室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为进一步推进平安建设,去年该区又投入巨资用于社区电子监控、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涉及区街两级资金近400余万元。根据平安建设的实际,区长郑云峰现场办公,拍板支持对公安、边防、消防、交警、巡警补助经费近600万元,全年投入政法综治系统经费超过6000万元,比前年增长25%以上,为各项工作全面健康开展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全区电子监控建设由点成线,由线连片,成建制住宅小区已有一半以上实现电子监控。

  今年以来,该区继续秉承“舍得花钱买平安”的传统,把“保平安”经费作为财政三大确保重点之一。首先是区财政预算优先支持。2006年全区政法综治系统预算经费达7800万元,十个街道投入综治经费近1000万元,为平安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是及时优先补充经费不足。今年上半年通过区长预备金及科技三项经费划拨预算外资金800万元,及时慰问政法干警、发展科技强警,弥补专项经费不足。第三是通过为民办实事项目完善综治基础设施。两年多来,先后开展警务室、调解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社区监控中心建设。今年,又调拨预算资金近1000余万元,充分满足公安分局报警指挥系统和社区电子监控系统等项目的实际需求。

  充足的经费投入为平安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加上人防、物防、技防的及时跟进,一张严密的防控网络在思明已然形成。完善网格动态巡查。有机结合处警车巡、摩托车巡和徒步巡查三种模式,以主干道为轴,划定固定区域、明确责任范围,实行分段包干。投入近100余万元,为巡查车辆或人员统一安装CDMA及GPS卫星定位设备,增强巡查效能,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巡警城管互动。充分利用多支路面机动力量,做到平台共用、资源共享。今年来,已增配100名保安配合巡警上路巡查,与100名巡警、100名城管人员形成3个100的机动力量,共同对路面问题开展综合治理,及时消除隐患苗头。4月1日开展综合巡查以来,通过加大巡逻盘查力度,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233名,直接破获各类案件212起。大规模开展技防建设。区街两级投入资金800万元,在48个社区大规模开展社区监控系统建设,共800余个监控探头全天候覆盖辖区社区主要出入口、易发案热点部位,社会面掌控能力显著增强。

  在注重网络建设的同时,思明区更注意发挥人的力量,经常性开展严打整治活动,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今年以来,以“金戈行动”为主线,集中力量开展“打黑除恶”、“侦破命案”和打击“两抢一盗”等三大战役,侦破了一批影响大的刑事案件,抓获了一批违法犯罪人员,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今年从一月份起,区综治办协调公安、城管、工商、文化等部门组织重点整治组,针对无证发廊、发放小黄卡、制假贩假、无证网吧等影响城市形象,群众关注程度高的治安老大难问题,开展了近十场专项整治行动,净化了城市治安环境。

  思明区通过“严打、严防、严管、严治”,禁毒工作成效明显。从去年开始,该区在13个派出所设立了专职的禁毒民警,在55个社区居委会设立了禁毒专委,专职打击吸贩毒和对吸毒人员帮教、转化、监控、处置工作。今年以来,继续发挥禁毒专委和禁毒专警两支力量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吸毒人员网络化管理模式和接茬帮教等制度,掌握人员去向,摸清思想动态,防止出现管理失控。至今年6月份,通过帮教成功摆脱毒瘾的吸毒人员已达320余名。同时,设立戒毒维持治疗点,积极推行美沙酮药物替代疗法,减轻吸毒人员毒品依赖性,逐步萎缩本地毒品消费市场,控制以贩养吸,在降低复吸率的同时,减少新滋生吸毒人员的出现。

  在创建平安工作中,思明区十分注意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积行业、部门的平安为社会大平安。在这方面,该区筼筜街道于2005年起在辖区广泛开展创建“平安温馨小区”活动可圈可点,因为他们认识到充分调动物业积极性,改变只管“养花种草”不管“看家护院”的局面,是抓好平安温馨小区创建的重点。为此,他们着重完善了评比机制,即每季度由各物业管理单位对履行治安防范责任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后由警务区、社区居委会进行初评,再由街道综治办和派出所组织考评。季度未发生刑事案件,治安秩序良好,考评达90分以上的小区,挂“综治优胜单位”红牌;季度治安混乱,案件高发,考评在70分以下的小区,挂“综治未达标单位”黄牌,责令限期整改。一年内两次未达标的,报物业有关管理部门,记入物业年审档案。

  通过严格评比,各物业小区普遍感到了责任与压力,自觉配合属地居委会、地段民警做好治安防范工作。诚福居松柏湖花园管理处和福康物业福津大街2、3节点管理处,在2005年第三季度考评中因案件高发被挂黄牌后,高度重视,及时制定整改方案,主动与派出所和社区居委会配合,改进了治安防范措施,案件得到了有效遏制,在第四季度中,两个小区只发生1起可防性案件,顺利摘掉了黄牌。

  据筼筜街道副书记吴瑞华介绍,自开展创建“平安温馨小区”活动以来,参加创建活动的69家物业管理小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2.4%,其中37家物业管理小区实现零发案,占小区总数的53.6%,其他小区发案数也不同程度下降;经过综合指标考评,有5家物业管理小区荣获“平安温馨小区”称号。

  2005年,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决定》,随后,市司法局决定在思明区梧村街道开展“多元化纠纷解决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在试点中,梧村司法所首创了人民调解工作补贴制度,对每起成功调解的案件按照难易程度给予调解员20-100元金额不等的补贴,一方面调动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作为对调解员工作情况的考评和奖励。为抓好成员单位的责任落实,梧村司法所在20个成员单位中各明确一名具体工作人员为试点工作联络员,负责对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相关事宜的协调处理。多元化纠纷解决服务中心自运作以来,共受理并调处纠纷77起,处置群体性事件11起,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明显作用。今年,梧村的经验在全区、全市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全面推动了新时期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有力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防线。

  陈齐云 江俊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