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个山区农业大市的跨越发展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09:28 南方日报

  一个山区农业大市的跨越发展之路

  ——看阳春如何探索破解“三农”促进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张建明

  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破解“三农”问题以及发展县域经济都可谓息息相关。目前我省共有61个县和县级市,主要分布在广大山区、东西两翼,面积占全省八成以上,人口占六成以上,但经济总量不到全省的三成,财政收入不到一成。我省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些欠发达县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最近,本报记者带着这一课题,从近几年发展农村经济取得较好成果的欠发达县市中,挑选了阳春作为深入采访的对象。近年来,阳春市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在谋求破解“三农”难题、发展农村经济乃至县域经济方面走出了一条好路子,颇有借鉴意义。

  建设新农村:特色产业为支撑

  山区农业大市阳春在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进行探索,受到各方关注。省和阳江市的领导先后来到阳春考察调研,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并在各方面给予支持。阳春市委书记周乐荣、市长敖广恩告诉记者,近年来,阳春正是按照这些思路和建议,努力统筹当地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阳春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选择从当地特色产业入手,强化产业支撑,以此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容和依托。

  摸清自身家底,做好农业规划,确定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成为强化产业支撑的第一步。近几年,阳春市经过产业选择和规划,先后建立了马水桔、蚕桑、花卉、南药、蔬菜等种植业基地和猪苗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基地,形成了一个品种较多、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业体系。

  品牌的打造和利用成为强化产业支撑能力的重要手段。几年来,阳春市委、市政府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绝”的敢为人先的精神,狠抓产业的形成和壮大,并以“培育品牌、营造品牌、打响品牌、利用品牌”的措施,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品牌农业之路,夺得了“中国马水桔之乡”、“中国春砂仁之乡”、“中国猪苗之乡”、“中国蚕桑之乡”几个“国”字号品牌。特别是马水桔、蚕桑、生猪、南药这四大产业,各自拥有一个“国字号”农业品牌,发展势头最猛。如今,它们联结着千家万户,达到了相当规模,年产值20多亿元,相当于平均每年为每个农民增收2000多元。

  阳春马水桔产业的品牌之路值得回味。马水桔本来名不见经传,2003年,为了解决桔农遇到的“卖难”问题,阳春市委书记周乐荣、市长敖广恩率领果农和有关人员,走南闯北进行市场调查,选好销售“爆破点”。随后,他们频频出击广州、北京、上海、海南等地进行推介,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树立马水桔的品牌。不久,阳春市获授“中国马水桔之乡”,使阳春马水桔的品牌形象大大提升。品牌带来价值,近3年来,马水桔售价一年比一年坚挺,今年上海市场马水桔平均每公斤售价7元,最贵时每公斤卖到13元以上,给阳春果农们带来了巨大的实惠。近几年来,他们把卖桔子的收入用于扩大再生产,还建起一幢幢新楼,这些新楼被称为“桔子楼”。每到果熟时节,果农们自发把一筐筐桔子送到市委、市政府门口,表达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破“三农”难题:带活县域经济“一盘棋”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阳春市在探索破解“三农”难题的过程中,紧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并带活了县域经济“一盘棋”。

  从打造便捷、高效、四通八达的流通网络,支持破解“三农”问题的考虑出发,从2003年起,阳春在省有关部门和阳江市的支持下,领全省之先,举一市之力,大胆提出了“六个一点”的做法,在全市铺开“村村通水泥路”大会战。在党委、政府有效发动、交通部门专门负责、群众积极支持配合下,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全市所有309个村委会920多公里“村村通水泥路”的建设任务。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创造性,对我省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起到很好的借鉴和推动作用,因而受到省交通厅的充分肯定,被誉为“阳春模式”。阳春市迎难而上推进“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既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行路难”的落后面貌,也为破解“三农”难题提供了关键的硬件支持。几年来,包括省道、高速公路、铁路等在内的现代交通网络也在加紧建设,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快。2004年以来,阳春市共投入资金6400万元完成了62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近年投入电网建设改造的资金达3.2亿元,投资额80亿元的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也在推进。由于扎实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全市309个村委会均建成了办公楼。基础设施的改善,为破解“三农”问题打下了基础。

  破解“三农”难题,不能就农论农,必须有城市化、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依托。近年来,阳春按照建设“山水园林旅游城市”的目标,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成了东湖文化休闲广场、龙湾河改造工程、漠阳江一河两岸城区防洪工程、阳春大道等“亮点工程”,拉开了城市化的大格局。同时,强化市区的“美化、绿化、花化、亮化”,开通一批新路、新桥,改造了市区8条道路,建成了市区污水处理厂,市容市貌上了一个大台阶。春湾、潭水、合水三个省级中心镇总体规划通过了专家论证。房地产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高、中、低档兼容发展,一批环境优美的房地产项目纷纷落户阳春,首家五星级酒店可望于明年5月落成,3家四星级酒店现已相继动工。市区建成面积由2000年的16.7平方公里扩展到了25平方公里。

  破解“三农”问题,还必须与发展工业紧密结合。一方面,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另一方面,又可对农业起到反哺作用。阳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催生了粤西绿色、嘉华生物、一片天等龙头企业,反过来带动了全市农业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阳春市兴建了站港、黎湖、新吉工业园区,培育发展了13家超亿元工业企业,扶持引导宏大、宏信、凌霄泵业等重点企业实现增资扩产。建材、机电、钢铁、纺织、家具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特钢、医药、彩印、电子加工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目前,全市已有1个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8个商标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1个产品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两个产品获“A级绿色食品”称号,成为全市创工业名牌最多、最好的时期。

  探索破解“三农”的步伐不断前进,犹如关键之处的一着妙棋,掀动了这个农业大市县域经济的“一盘棋”。阳春市工业发展势头很好,200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1.3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5年内年均增长16.2%;新增规模以上民营工业57家,民营工业83.4亿元,民营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3.4%跃升到了2005年的81.7%。

  最近一段时间,在阳春调查采访,这里农村、城镇面貌的大改观,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团结上进,干部群众关系的融洽,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阳春的干部群众并没有因此而松懈,市委书记周乐荣、市长敖广恩都认为:“在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方面,我们现在只是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离省委、省政府和阳江市委、市政府的期望,离阳春百万群众的期望还有相当距离。为此,我们甘当种树人、不做摘桃汉,还要借着这股东风,咬紧牙关实干下去!”

  记者观察

  抓特色产业就是抓住了“牛鼻子”

  张建明

  短短3年时间,一个地域面积居全省第二、农业人口达80多万的县级市,在农业领域迅速培育出四大“明星产业”,为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立下大功,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打下稳定的基础,令人感奋,给人启迪。

  省里一位资深研究专家告诉记者,阳春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践,说明山区县市选准发展路子至关重要,也充分体现出产业支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提出来后,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热烈响应,此后,一些地方热潮涌起,“新村”处处。不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是建设新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这个观点。

  的确,“新村”要建设,但它还只是新农村建设的皮毛。只有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新发展,才是抓住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抓住了“牛鼻子”。正如阳春市委书记周乐荣说的:“只有老百姓的荷包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不是一句空话。”近年来,阳春市除筹措数亿资金努力搞好农村泥砖房改造和沼气应用等“民心工程”外,并没有刻意搞“新村”建设,而把重点放在了完善农村经济的产业支撑上。这首先得益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这些年来,阳春开展“村村通水泥路”会战,大搞电网、水利等基础建设,既是民心工程,又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其次,阳春市积极扶持马水桔、春砂仁、生猪、南药等特色产业发展。这些特色产业,或者极具地域优势,人无我有;或者出自当地传统,群众基础好,因而发展迅速。这样的产业,实实在在地支撑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样的产业发展好了,农民富了,农村稳定了,一个地方发展县域经济和实现跨越发展,就有了坚强的“靠山”。事实上,目前阳春也已逐渐进入了经济发展快、社会和谐稳定的历史最好时期,阳春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信心,迈向美好的明天。

  通过一系列特色产业支撑起农村经济的“脊梁”,农民可以增收,农村可以稳定,经济发展可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三化”建设,也因此插上了新的发展的翅膀。

  阳春的经验,值得分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