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幻灭而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09:35 上海青年报

  ■文/郭春林

  1916年11月22日,清晨,杰克·伦敦在自己家中被发现吗啡中毒,其时,小说家已经人事不省,终因抢救无效,于当天晚上弃世而去。那一年,伦敦正好四十岁。显然,他的死是非正常死亡,直接地说,就是自杀。

  按照中国的说法,四十岁恰好是孔老夫子所说的不惑之年,如果以他获得国际声誉的《野性的召唤》为其成功标志的话,伦敦在尚未到“而立之年”的二十七岁时就已经赢得了广泛的声名,并以此在当时的美国文坛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悖于人情的是,刚刚跨入“不惑之年”的他却选择了死。

  一个出生于贫寒之家的小说家,在功成名就了十多年后为什么选择自杀?

  《马丁·伊登》是伦敦自传性的小说,写于1909年,距他的死尚有七年。小说的主人公马丁最后选择了自杀。伦敦的身世与小说构成了一种互文关系,两者可以相互阐释、印证,从小说的主要情节看,我们甚至可以说,马丁就是伦敦,伦敦就是马丁。然而,一个小说家最终以他笔下人物的结局作为自己生命的结束方式,在古今中外的小说史上也并不多见,于是,小说成了一个谶语,但更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小说家被他创造出来的人物引领着,控制着了。也正因为此,倒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从小说中寻绎、探究小说家之死的线索。

  其实,细想起来,马丁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他怎么会选择死的。从小说中,我们了解到,马丁交待、处理好了一切,他曾经以为非常圣洁、崇高而且真实的爱情,到头来其实只是一个虚幻,于是,他拒绝了“回心转意”的昔日恋人,告别了同志(千万不要忘记,马丁在他那个时代是个颇为激进的社会主义者),安顿好给予他如母亲般关怀的姐姐,离开了这个成长、奋斗的城市,他要去远航,去那个时代曾经让很多人充满美好想象的南太平洋小岛———塔希提(印象派画家、诗人高更为了追求宁静的夜晚,离开了十九世纪末繁华无比的巴黎,在这个小岛上与土著一起生活了好几年,甚至还娶了一个美丽的土著姑娘为妻!),正是在茫茫大海中的船上,马丁终于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而他离开故乡之前所做的一切便成为他预先安排的“后事”。

  然而,马丁的绝望究竟来自何处?仍然是小说告诉我们,根本的原因竟然是他的成功。马丁最终其实是被一个问题击垮的:他的成名完全像一个荒唐的梦,突然有一天,那些被退了无数次的稿子和作品一夜之间成了报刊编辑和出版社争抢的东西,于是,利随名至,他成功了,他发财了,那些曾经将他赶出家门的人殷勤、谄媚地追逐着他,其中也就包括他昔日的恋人。可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那些东西实际上早就写好了。答案其实已经有了,他们看重的原来就只是他的钱。可在他的心底,“人生的意义”绝不在这里,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才是他认可的意义所在。然而,生活却根本不会像他想的那样向前走,现代生活的不堪和荒唐竟连一点希望也不给他,他除了回到那个永恒的宁静,其实别无选择。

  马丁的意志终于战胜了求生的本能,他沉入一个无边的黑暗中。七年后,伦敦在他的牵引下,随他而去。

  马丁和伦敦的悲剧似乎是一个意志薄弱者的结局,但是,千万别把事情想得这么简单。要紧的是,一个成功的小说家,以“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自杀给予我们的启示,在这个没有多少人关心生命、灵魂和意义的时代,我们是不是该问一问自己,我们为什么活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