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家里家外一把手 中国媳妇让非洲婆婆偷着乐(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10:06 中国新闻网

  

家里家外一把手中国媳妇让非洲婆婆偷着乐(图)

  巴西和张永平在旅行中的合影

  

家里家外一把手中国媳妇让非洲婆婆偷着乐(图)

  巴西在教室外

  中非友谊已经延伸到两国人民的生活中。来自非洲刚果(布)的巴西先生和他的中国妻子对此深有体会。近日,记者在北京采访了这对快乐的夫妇。

  巴西先生中等个头,总是面带微笑,说话温和。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的他,说话带点“京片子”味儿。与他交谈,你能感受到他的那种溢于言表的内在喜悦。夫人张永平是北京人。她说,自己属于随遇而安的那种人,作女孩子的时候也没想过要嫁给老外。即便是夫君来自非洲,她依然是地道的北京人。

  目前,巴西夫妇都是新东方的法语老师。记者听朋友说,他们在新东方是很受欢迎的人物。尤其巴西更是特色鲜明,他身边一些同事,对他的评价惊人地相似:“差不多就是一标准的北京爷们”。如果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全是女生,巴西会敲敲桌子喊:“嗨嗨嗨,没老爷们了吗?老爷们都哪去了?”

  他们的女儿现在已经在上小学。采访期间,巴西很得意地把他手机上女儿的漂亮彩照给记者看,一脸幸福的样子。张永平则是和中国的每个母亲一样,抽空打电话回家催着女儿写完作业再看电视。她语速较快,声音清脆亲切,讲话有着老师特有的条理和耐心。

  崇拜中国武术 遇到中国姑娘

  巴西1979年来到中国,那时他22岁,是个留学生。从小爱踢足球的他,来之前对中国的印象就是武术。他小时候看过中国的武打电影,还有电影《地道战》。朋友们也很羡慕他能到中国,认为他能练一身功夫回去。

  1990年巴西认识了他的女朋友,也是他后来的妻子,当然也是他现在的“孩子她妈”。那是在一个刚果学生与一个中国女孩的婚礼上,巴西是主持人。他当时用法语主持,现场大部分人听不懂。但来宾中有一个女孩不时地给旁边人做着翻译,那个女孩就是张永平。于是法语成为一条“红线”,让他们就在那次婚礼上相识了,并开始交往。两人起初在语言上互为老师,渐渐有了感情。

  岳父点了头 婆婆偷着乐

  最初,张永平没敢告诉家里。她先是让朋友知道了,然后慢慢告诉了姐姐,最后才开始向父母“渗透”。她父亲刚知道的时候有点担心,没见这个外国女婿的时候,对他们的事持反对态度。但见了面、有了接触之后,对巴西的印象不错。巴西从小受到的教育和中国人一样,知道要孝敬老人。所以他和老岳父的关系非常好。张永平说:“他给予了我父亲真诚的尊重、关怀和照顾,这一点我很感激,也觉得很幸福。”

  张永平的婆婆也没想到自己会有个外国媳妇。有一次走在刚果的大街上,张永平在前面走,巴西和他母亲在后面走,母亲就跟巴西说:“想不到养着养着,(我的儿子)就成她的了。”巴西家里兄弟三个,他最小,母亲最疼他。“但我能看出来我母亲还是非常开心,而且觉得很自豪。她觉得自己的孩子还是很了不起的。有时候,我能看到我母亲坐在旁边偷偷乐呢。”巴西乐呵呵地向记者道出了这段“家庭趣事”。

  丈夫说:你是咱家的埃菲尔铁塔

  婆婆偷着乐是有道理的。在巴西家,妻子张永平不只撑起半边天。巴西说:“很多本该我去做的事情,都是她出面。她就像我家的埃菲尔铁塔。在巴黎,不管在什么位置都可以看到埃菲尔铁塔;在我们家,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很多事情肯定是她出面。看她这么累,我觉得挺委屈她的。”

  结婚10年了,对于跨国婚姻,巴西已经很有一套深刻的见解了。他说:“这么多年过来,我们已经很默契了。生活习惯和文化上的差异肯定还是有,也会吵嘴,但两口子吵吵闹闹就是过日子嘛。不管是一个国家的两个人,还是不同国家的两个人,结婚时间长了,解决矛盾的方式都一样:要不讨论,要不就吵吵闹闹,吵完了闹够了就解决了,日子还是要过的。”

  作为女人,张永平对这份婚姻更是有着女性的独特领悟。她说:“中国男人会迁就女人。比如吵架的时候,女人生气了,中国男人在有理的情况下也会说‘我错了’。但是和一个外国人在一起的时候,永远不要期望他在没有错的时候说‘我错了’。”

  “开始的时候我也会想,‘他就不会迁就我让着我嘛,即使不是他的错他也应该哄哄我呀’。但是,一个外国人他有理的话他是不会说这句话的。我差不多用三年的时间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再强求他,不再想让他说那些迁就我的善意的假话,也就不再觉得委屈。”

  面条打不过面包

  在女人的字典里,有句谚语:要拴住他的心,先拴住他的胃。不过,这句话在巴西夫妇间不大行得通。结婚这么多年,张永平认为很有营养的豆腐、海带、鱼丸汤,巴西依然“不买账”。巴西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是“没有面包了”。面包可乐刮脸刀,这三样是巴西每日生活的必需品。而中国老百姓爱吃的豆腐,他是不吃的。

  如果早餐没有面包,巴西通常就是走到餐桌前,看两眼走人,然后对妻子说“我没吃饭呢”。在家里,巴西经常说没得吃。一定要有面包有肉有菜有米饭,他才觉得是真正好好地吃了一顿饭。去饭馆的时候,他不大喜欢吃川菜,因为怕辣,点的最多是京酱肉丝。

  杯子要比长辈的低

  来中国20多年,巴西觉得自己每天都在学习,有时候学的是一些细节。巴西说:“比如说吃饭的时候要举杯,如果对方的人比我年长,那么我的杯子肯定要低一些。”

  张永平也受到了非洲文化的熏陶。给她感受最深的,是非洲男人的幽默和韵律感。谈到这一点,她神采飞扬地说:“幽默体现在他们日常的行为和语言上,有时候一个词一句话就能表现出他们对问题和困难的轻松幽默态度。说到韵律和快乐,你会觉得他们生活中随时充满节奏。有时一个妻子在厨房里和着音乐,边扭动着边做饭,有时一个小伙子跳跃着在走路。看到他们的身体在节奏中舞动,我会觉得很赏心悦目,也有了愉悦的心情。”

  我俩上街“回头率”降低了

  记者请他们两口子以过来人的身份,谈谈跨文化婚姻或者情侣的经验。张永平认为,跨文化的婚恋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时间长了就不会把他(她)当外国人看,只是一个男人或者女人。有情感就会有矛盾,要学会理解和接受,要知道他们的文化就是那样的,思维方式就是那样的。所以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让自己觉得委屈,不让自己觉得希冀的东西达不到,这样彼此才能融洽。

  巴西则认为,不论是什么地方的人,有些做法都是一致的。他说:“比如我在北京街上对一个陌生人说‘你好’,他第一个反应是听不懂,而事实上我说的是中文。我性格开朗,爱逗爱玩,我会靠近一些,慢慢跟他再说一遍,这时候他就会很感兴趣,就和我聊一聊。聊了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是一样的。你想,这还是和一个很陌生的人。所以,不同国籍的人走到一块了,时间长了很多差异感就消失了。”

  张永平也同意丈夫的说法。她笑着说,现在他们走在街上,“回头率”少多了。从以前的回头率百分之百,以及指点和议论,到今天的不再有人特别地看,看的时候目光也相对柔和随意了。她感叹,这中间走过了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巴西说,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都会渴望一种氛围,就是不再觉得自己完全是外国人的感觉。他们渴望一种轻松、随意的感觉,渴望说我住在这里我就是这里的一分子。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作者:房志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