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2879年前一个“行贿受贿”案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10:49 四川新闻网

  王兰

  日前,陕西省扶风县6位朴实的农民一锹铲出了一批青铜器文物,其中一对大口尊上的铭文经专家学者初步解读,发现是记述了西周晚期一个奴隶主向“国家司法人员”行贿的经过,恰巧与过去出土的另一种青铜器铭文记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事件。

  铭文大意说了2879年前的一个“行贿受贿”案:一位名叫琱生的贵族因违反当时的国法,大量开发私田及超额收养奴仆,多次被人检举告发,按律当究。某日,司法机关再次前往琱生的庄园调查,朝廷指派的是一位名叫召伯虎的官员负责督办此案。看到朝廷要动真格的,琱生害怕了。于是,他先是给召伯虎的母亲送了一件珍贵礼物――青铜壶,并请召伯虎的母亲以及在朝廷做大官的丈夫,给召伯虎说情,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了保证事情办成,琱生又给召伯虎之父送了一个大玉璋。后来,召伯虎果真放了琱生一马。为表达谢意,琱生给召伯虎也送去了一些朝觐用的礼器――圭。这个受贿者就是曾说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西周著名大臣召公。

  这个出土文物讲述的古老故事与现实中的某些镜头很相似,故事中也还有一些谜团未解,但是我们暂且放下好奇之心,来关注一下这个“大口尊”已经告诉我们的道理。

  这个青铜器上的铭文故事,内容涉及到西周晚期的土地制度、宗法制度和司法制度,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它应该是我国可以考证的最早的行贿受贿的记载。这是人性丑陋方面的一个“人之初”的佐证,是制度漏洞古已有之的实例,也是早期国家机器运用民间监督失败的一个案例。

  冷眼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腐败的高官大案纷现,“窝案”、串案不断,一个科级干部动辄就能贪污数千万的“小官大案”也在不断增多。近年来反腐败的成绩按说也不小。但是,贪污犯罪现象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贪污犯罪分子更是前“腐”后继。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也指出,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这也说明了反腐形势的严峻。

  “仰览殷鉴,量己知弊。”为什么经历了2879年的历史,我们还没有改善滋生腐败的泥土?我们的正面教育并不少,可为什么不能保证我们的干部个个清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制度的建设,过多地寄望于人的思想觉悟。权欲、利欲、色欲等私欲为人性之弱点,人的道德修养不是都在一个水准上,抗腐的“定力”也不同,因而仅仅依靠自律来制约利己动机,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如若没有强力的监督和制约,无论是谁,都保不准有可能贪赃枉法。所以还必须要有他律。这个“他律”,我们也不是没有,比如法律,比如党的纪律,比如若干财务管理的制度规定等,另外,还有监督。但现实情况表明,我们的制度漏洞还很大,以至于制度约束乏力;我们的监督还远不够强硬,在很多时候,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

  正因为人性存在丑陋的方面,社会才需要不断地扬善抑恶,不断地完善制度,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地从蛮荒走向科学、民主和文明。所以,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人性,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尤其是要建立不愿贪、不敢贪、不能贪的制度,健全和完善有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最终从制度、体制和机制上防止腐败的产生。

  2879年前的古老故事带给我们的这些启示着实让人感叹:殷鉴不远,的确不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