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自恋的上海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12:00 光明网
廖保平

  日前,余秋雨对文化又有新论,他在SMG电视新闻中心嘉宾智库启动论坛上说,“近年来上海的经济发展全球瞩目,但文化地位没有提升,仍站在一个小角落里,格局小而趋于琐碎。”他指出,地域文化迷雾是当前中国文化的重要“陷阱”。上海沉迷于对“海派文化”的探索解读,格局变得狭窄,长久以往,自然影响到它向外的文化辐射力。

  “海派文化”曾经是一面旗帜,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上

海是欧美文化在中国的最早落脚点,当全国各地还在之乎者也时,上海滩已经有了“洋玩艺”,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无论电影、戏剧、文学、艺术,上海都在全国独领风骚。鲁迅、巴金、张爱玲、张恨水、阮玲玉、胡蝶各种文化名人层出不穷。

  现在上海人所沉迷的“海派文化”,在我看来则更像是一种怀旧文化。深深的怀旧情结,既是对过往往辉煌的向往,也是对上海情趣的自恋。我无法形象准确地勾勒出这种情趣,如果你想知道,我劝你去看看梁朝伟与张曼玉演的《花样年华》,那就是典型的上海情趣。华美而飘忽,伤感而眩晕的镜头,不正讲述着相逢恨晚的曾经的上海花样年华吗?那种自我陶醉的情调,让人无法自拔,难以捉摸的气息,不正是自恋的表现吗?当你走进上海的新天地,会发现一切都要复原到那种灯红酒绿的情调里去,人人都在怀旧里分泌着自恋的情愫。上海人对外地人的看不上、瞧不起,则多少是这种自恋的恶俗表现。

  其实,这昨日的辉煌如今不过是布满灰尘的“花样年华”,却被一些上海人死死的守住,仿佛要守住他们的根。这确实是他们难以割舍的根,给他们文化乳汁的根,一代又一代地给传递下来。无论世界如何改变,他们仍然抱着一个美梦温暖自己。现在上海最著名的作家王安忆,写了一本《长恨歌》,仍然摆脱不了那种怀旧的、自恋的情趣。反正,上海要的就是那个调调,别人说别人的,他自我欣赏着。

  上海的经济一如既往地处于全国领跑地位,但是文化的领袖地位恐已不复从前,这也许是我孤陋寡闻的武果,但我确乎很少听到上海现在文化如何如何的话题,倒是常常听人说长沙文化如何如何。如果不是余秋雨提起上海文化的格局变得狭窄,我几乎不会自然而然地将现在的上海与文化粘合在一起。余秋雨是上海人,而且写过《上海人》的文章为上海正名,想来是对上海有感情的,他的话应该算是公允之言。上海人容得下余先生的挑刺,也应该容得下我的直言不讳。

  有时我想,自恋有时又是自卑的代名词,那么,海派文化的自恋倾向除了文化惯性使然,是不是皮袄下也藏着自卑呢?这种自卑与上海小男人的逆来顺应是否相呼应?正因为是小男人,所以缺少大胸襟?又或者那种抠抠搜搜、斤斤计较防碍着大展身手?不管怎么样,在一个风云突变的时代,文化上抱守着曾经的迷梦虽然没有什么错,但是与上海经济的“大手笔”摆在一起,就相形见拙了。

  昨天还有人说香港是片文化沙漠时,现在好象不这么认为了,不为别的,因为香港相比于上海,文化心态更开放,吸纳能力更强。事实正是如此,必得有把握时代脉博的能力,高瞻远瞩的境界,海纳百川的胸怀,才能够站在文化的制高点上。或许,余秋雨的提醒不无借鉴意义:“并不是说石库门,越剧、沪剧、滑稽戏不好,但是在守住现有文化的格局上,上海应该想想如何创造影响力更大的文化。都说上海是‘海派文化’,但是真正的上海文化代表,他们的成功恰恰是因为超越‘海派’,走向了更大的格局。”其实,何只上海,任何地方都如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