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副市长撒谎被挂牌督办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3日11:01 云网

  日前,国家环保总局、监察部公布第三批6起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六盘水市副市长撒谎事件名列其中。两部门已要求贵州省监察厅追究这名副市长的行政责任。

  我们知道,环保总局和监察部挂牌督办的案件,以往都是些纯粹的环境违法大案,而此次,两个部门将“炮口”瞄准了一个撒谎的官员,这种做法并不多见。

  撒谎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了,撒谎的结局往往是撒谎者脸红,受骗者鄙夷。然而,一个副市长的撒谎不同,他受到了两大国家机关挂牌督办的“隆重待遇”,面临着可能是处分、降职甚至更严重的处理,如此对撒谎的“较真”和穷追猛打,相信许多人会感到意外甚至难以理解。

  现实中,官员撒谎的例子似乎并不少见,一些官员骗上级、骗媒体、骗公众的事件时见报端。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当地官员称已撤职、开除相关人员,然而媒体调查却发现,这些人仍在正常上班拿工资;今年9月,四川崇州一小学发生了大规模的食物中毒事件。对于究竟有多少学生发病,当地官员向记者说是45人,但记者仅在医院的一个楼层就发现“收治的学生有110人”。每年的GDP的统计,一些地方的数据总要被挤出一些“水分”,其背后显然有一批撒谎、造假的官员。除了GDP,还有房价、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招商引资实际数字、绿化率……等等。然而,对那些撒谎者,公众常常连责任人姓什名谁都不知道,事后更少有传出他们受严厉处分的消息。甚至那些在各种数字上撒谎造假的官员,他们可能不仅不吃“红牌”,反而可能青云直上,所谓:数字出官,官出数字。

  正是因为撒谎而不必然受到严处,官员撒谎所得到的收益是巨大的。“谎言政治”犹如一个急剧膨胀的毒瘤威胁着国家行政体制的健康。

  那么,为什么不严惩撒谎者呢?是没有法律依据吗?显然不是,《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但这么明晰的法律为什么不被启用呢?问题还出在观念上,官员撒谎的行为的危害和恶劣性质被大大低估了。

  我们要知道,官员代表着公权力,某个官员一旦撒谎也就意味着他所代表的公权力信用基础的动摇,这个官员从前、现在、以后所做的任何事都难以获得公众的信任,这样的官员即使有再优秀的专业素质,也失去了代表公权力的资格。所以,我们不能用对普通人的道德要求来要求官员。官员属于公众人物,是一个社会道德的标杆,普通人若撒谎事情可大可小,但官员若撒谎,事情再小也大。

  一个官员撒谎却不受追究,这不仅伤害了公权力的权威,更会严重污染社会风气的“水源”,给社会树立一个恶劣的道德示范。可见,绝不可小看官员撒谎,绝不可随意放任官员撒谎,公务员法关于惩治官员撒谎的精神应该名至实归。

  挂牌督办撒谎官员的破天荒做法值得肯定。公众相信,在两大部门的监督下,六盘水那位副市长将最终咽下自己酿造的苦果。但面对更多类似的撒谎行为,显然不能都依靠挂牌督办,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对官员撒谎常态的追究机制。有了这种机制,官员若撒谎,后果很严重———轻者处分降级,重者丢掉乌纱帽,政治生命提前结束。

  责任编辑:一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