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让海内外华文传媒的声音在国际上更加响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3日19:03 南方网
 南方网 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仕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评论:让海内外华文传媒的声音在国际上更加响亮

  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仕先生今天,全球华文传媒羊城合作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

,来自世界各地18个国家和地区的45家华文传媒的代表与中央、广东省及各地市主要新闻媒体的负责人,欢聚一堂,共商华文传媒合作发展大计,这是海内外华文媒体难得的盛会。藉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向来自海内外华文媒体的各位代表、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问候!

  海外华文传媒是华侨奋斗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是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力量,是维护侨胞族群权益、促进族裔和睦共处的舆论载体,是密切海外侨胞与祖国感情的文化纽带。正因为海外华文传媒具有这些独特的功能,近两百年来,虽屡经坎坷,仍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据统计,近两百年来,在海外共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华文报刊,累计达到4000多种。目前仍在出版的印刷媒体有500多种,其中出版日报的有100多家,以报纸形式、定期出版的期报180多家,各类刊物230余种;海外华语广播电台70多家,华语电视台数十家,华文网络媒体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传媒,华文传媒已成为华侨华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华文报刊和华侨华人社团、华文学校一起被称为华人社区的"三件宝",是支持华人社会在所在国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追溯历史,海外华文报纸是中国近代中文报业的先驱。1815年在马六甲首创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内容以传教为主,但已开始刊登新闻及港口货物商情,具备了现代报业的特质,因此被新闻史学家称为"华文报纸第一种","我国有现代报纸之始".近代中文报刊史,走过了一条在海外发芽,再到中国内地扎根,又从内地拓展到海外的独特发展道路。华文报刊在海外萌芽、发展之时,中国内地尚处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之下。得风气之先的海外华文报刊,在向中国内地催生近代报刊,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启蒙作用。因此,海外华文媒体不仅在华侨华人发展史上、而且在中国新闻发展史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全球华文媒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格局,不仅传统的报刊在革新发展,更创办了许多电台、电视台和网络等新兴媒体,在传承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推动华侨华人融入当地社会,促进所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所在国与中国友好合作交流,谋求华侨华人福祉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借此机会,我要向为全球华文传媒事业作出不懈努力的各位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的南端,陆地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9200万。广东是著名的侨乡,广东籍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约3000万人,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东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同时,广东也是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是目前中国发展最快、对外贸易最发达、最具市场活力和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很短的时间里,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省份一跃成为名符其实的经济大省,实现了的历史性跨越。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国家贡献不断加大。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21000多亿元,是1978年185亿元的117倍,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按现行汇率计,约折合2600多亿美元,经济规模超过了新加坡和香港(新加坡是1170亿美元,香港是1768亿美元)。2005年,广东的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分别占全国的11.9%、30.1%、21.0%、13.8%和14.0%。

  (二)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成绩显著。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广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去年广东单位GDP能耗为0.79吨标准煤/万元,为全国最低。在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增长0.8%的情况下,广东又下降2.7%.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分别增长3.7%和4.2%,广东则分别减少1.1%和2.9%,成为全国环保节能的典范。"十五"期间,广东GDP每增长1亿元消耗土地223亩,今年上半年,在全省GDP增速达14.4%的情况下,全省批准农用地转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4%.土地资源的利用逐步向集约效益型转变。

  (三)粤港澳合作卓有成效,泛珠合作进展顺利。广东积极落实CEPA,全面推进与香港、澳门的合作。广东与港澳山水相连,是港澳天然的腹地。近年来,广东交通、通讯、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及口岸建设等突飞猛进,使粤港澳三地人员来往更加密切和便捷。在包括港澳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小时的生活圈".粤港澳三地人民同饮一江水,同讲一种方言,人文相通,习俗相近,人际关系千丝万缕,广大港澳同胞对广东有着很深的情感归宿和文化认同。三地经贸往来已久,相互依存度高,广东实际利用外资的六成多来自港澳,在CEPA框架下香港零关税产品有七成进入广东,内地赴港澳个人游的八成来自广东。我们积极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先后举办了三届泛珠论坛和经贸洽谈会,共签约合同金额达8809亿元,其中广东与各省区签约3841亿元。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大省建设如火如荼。广东以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省为契机,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文化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从2003年开始连续5年,省财政投入86.7亿元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至2005年,全省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39个,群艺馆、文化馆139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29个,博物馆、纪念馆146个。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6.1%和96.36%.全省基本形成了省、市、县(区)、乡镇(街道)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形成艺术创作演出、群众文化、公共图书馆、电影发行放映、文物博物、文化市场六个骨干网络,公益性文化事业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广东报纸的品种数量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二(第一为江苏),期发行量过百万的报纸有3种(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据统计,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新快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6家报纸日总发行600多万份,占全省134家报纸日总发行量的35%.全省党报发行量继续位居全国省级党报发行量前列,并且主要是零售和自费订阅。全省有广播电台22座,电视台24座,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25座,广播电视自办节目播出时间、制作节目数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有线电视用户数、广播电台自办节目播出时间、制作广播剧数量全国第一。文化产业已成为广东新的支柱产业。我们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投资文化产业。目前,非公资本开始成规模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民营文化企业数超过全省文化企业总数的50%.我们举办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广东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广州艺术博览会、南国书香节等,大力发展文化会展业,打造一批文化产业交易平台。目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广东的一个重要产业门类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4年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1205.43亿元,2005年为1433.2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占全省GDP的比重分别为6.6%和6.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7%.广东文化产业单位总数、从业人员数、资产总额、营业收入,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得到加强。广州大学城基本建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11.49%提高到22%.到2005年底,全省拥有普通高校102所,比2000年增加50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数达87.47万人,比2000年增长1.9倍。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由2000年的41.19人增加到2005年的105.35人。完成了山区、老区3548所小学的改造任务。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0%以上。积极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免收农村人均年收入1500元以下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杂费;从去年秋季起在16个贫困县开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试点;从今年秋季起在全省农村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广东的发展,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中央的亲切关怀,得益于全省人民的开拓创新和务实进取。在广东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有三个不同寻常的春天,具有特殊的意义。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视察广东,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要求广东力争用二十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2000年春天,江泽民同志视察广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03年春天,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亲临广东,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要求广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中央的亲切关怀,是推进广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强大动力。

  同时,广东的发展,也离不开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广大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秉承敢为人先、恋祖爱乡、团结奉献的精神,时刻关心和支持广东的建设和发展。据统计,华资占全省实际吸收外商投资资金的70%,全省接受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捐赠公益福利事业资金接近400亿元人民币。广大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对广东的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我们深深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广东的建设和发展始终离不开广大海外侨胞的关心和支持。

  当前广东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总体稳定的国际环境,为广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我国政治社会稳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为广东的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国内环境;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和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有利于广东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结构;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有利于广东在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架构下寻求新的发展机会。面对未来,我们激情满怀。我们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到2020年达到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收入分配更加合理、社会保障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活力更加增强、文化建设更加繁荣、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的总体目标,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经济运行稳健、治安秩序良好、社会风尚文明、人民安居乐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世界,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世界了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尤其是海外侨胞的联系与合作交流。我们将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海外侨胞的生存发展,维护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促进海外侨胞与广东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与交流。

  这次"全球华文媒体羊城合作论坛"以"互动、合作、发展"为主题,就新世纪、新形势下各地各类华文媒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将促使海外华文媒体之间、海外华文媒体与国内传媒界特别是广东传媒界的交流与合作,为海外华文媒体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努力服务华人社会,共同创造和谐文化。我衷心祝愿通过"论坛"这一平台,使广东传媒与海外华文传媒之间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使海内外华文传媒的声音在国际上更加响亮。同时,我也诚挚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海外华文媒体能进一步多宣传广东、推介广东,向世界展示美丽的广东、发展的广东、和谐的广东,在广东与国外、广东与海外侨胞之间搭建沟通合作的桥梁,让广东更好地走向世界。

  海外华文传媒在新的世纪大有可为!与会代表作为文化使者肩负的责任光荣而艰巨。全球华文传媒同仁当勉力前行,自觉担当起责任,共同为进一步发挥华文传媒的作用、扩大华文传媒的影响、传播中华文明、推进民族团结贡献力量。最后,我热诚希望大家常到广东走一走,看一看,在与广东的合作交流中获得事业的更大发展!

  祝论坛圆满成功!祝大家在广东过得开心!

  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仕先生在全球华文传媒羊城合作论坛上的讲话。编辑:徐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