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新闻媒介的责任不应止于“曝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3日20:00 光明网
杨晓然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11日披露,近日河南省固始县段集乡传统的庙会和旅游文化节期间,竟有人公开跳脱衣舞、进行赌博。根据报道,在庙会上可以看到,一些大棚里正有几名年轻的女孩子在进行所谓表演。这些女孩子都穿得很少,有的甚至一丝不挂,在刺耳的音乐声中疯狂地扭动,还当众表演了许多不堪入目的下流和挑逗动作。到了晚上,每个大棚还把门帘高高掀起,几乎是在公开地招揽观众。紧挨着这些表演大棚的,还有四五个赌博大棚,无论白天还是晚上,这里面都坐满了参与赌博的人。在跳脱衣舞和赌博的现场,除了成

年人,还有一些未成年人甚至是儿童。记者把看到的现象分别向固始县文化监察大队和段集乡政府进行了举报,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人前来制止这些不法行为。在段集乡政府,乡宣传委员祝强对记者的采访十分抵触,还差一点把记者的摄像机打落在地。采访中,固始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色情表演和赌博确实存在,他们也曾想查处,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却无法落实。

  公开跳脱衣舞这种丑恶现象一直受到公众的唾弃。《焦点访谈》栏目曾多次对这种违法行为进行曝光,但是在有些地方这种丑恶现象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越来越公开,规模越来越大,,如今已发展到在大街上跳起来。无论是媒体还是受众都不愿接受这个事实。《焦点访谈》作为一个深度报道的评论性栏目已经开播十余年,如今她已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栏目,受到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每天有上千观众给这个栏目打电话、写信、发传真和电子邮件,反映他们的收视意见,提供大量的报道线索。中国老百姓相信用事实说话的《焦点访谈》,把她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甚至有些人认为经过她的曝光,再难的事都可以解决。但是,作为媒体本身不得不反思,这些年来经过《焦》曝光的事件何止百千,又有多少事情是一曝就灵,一曝就绝?面对公众对媒体的关注和信任,我们的责任就止于“曝光”吗?

  回到“脱衣舞”这一新闻事件本身来说,从焦点访谈“多次曝光”的画面上我们看到,在农村,每有“裸舞”,其场面总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又说明了什么?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在不断增加,住房在不断翻新,总体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特别是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稳步推进,农村的各项建设都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比比较滞后。在一些地方,农民一年到头难看到一份报纸,有限的电视频道,也只能收看当地乡镇转播的新闻节目,没有更多的选择。阅览室、健身房、运动场这些城市居住小区里司空见惯了的公共设施,对相当一部分农民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之物。在这种现实背景下要求农民在精神上“高雅”起来,又谈何容易?乡政府默许低俗表演固然不对,但他们能否以一乡之财力为农民举办一场可以堪称高雅的文艺晚会?一场稍有有点档次的晚会,费用少说也得要数十上百万;一个略有些名气的艺人,出场费低于五位数恐怕就要免谈。别说是乡级政府拿不出这笔钱来,就是有了这样的机会,农民又有几个会出高价买票去看?农民观看“裸舞”固然不好,况且这其中还有很多青少年,我们先不说这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多么消极的影响,我们应该思考他们能看什么,又能够看到什么?但是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各级财政要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由此看出,党中央下定决心大力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这些措施下到地方又落实多少?我想这些都应是“脱衣舞”在某些农村“盛行”背后的访谈焦点。

  当我们再把眼界放宽,我们会发现“裸舞”之类现象不仅仅局限在农村,它已成为不是一时一地所特有的普遍现象。看看我们居住的城市,在休闲娱乐名义下进行肮脏交易的场所何处不在?再看看自认为“高雅”的诗会上诗人能裸,课堂上教授能裸,网络上更是一裸当先……所有这些都说明这已是关系社会职业、伦理道德的重大社会问题,不仅仅是曝光就能解决的。而这也是真正需要访谈的焦点。

  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其中一个现实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存在许多不良的偏离社会运行正常轨道的行为。对于这类现象和问题,需要新闻传媒予以揭露和批判,但揭露和批判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受众感官上的需求,而是为了改善我们社会的发展环境,消除社会肌体上的毒瘤,使社会向着健康的方向更好发展。可是,对于不良现象仅仅停留在曝光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曝光”不是威吓,更不是万能的。新闻媒介不是救世主,我们要做的是需要进一步的分析,使受众深入认清事物发展的原因及对社会的影响。因此,一切有责任的媒体,一切有作为的媒体,都应该在这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