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河南项城动员职工捐款修复袁世凯旧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08:00 南海网-海南日报

  近日,河南项城市政府宣称,要投资6500万元对袁世凯旧居进行维修保护,为此,市里动员各单位职工捐款。普通工作人员要求捐100元,副科级200元,正科级500元,副处级1000元。此举在当地引发争议。(11月21日《北京晨报》)

  袁世凯这块牌值得大打特打吗?

  当地政府投资6500万元修葺袁世凯旧居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开发旅游。但问题是,袁世凯这块牌是块什么牌?它值不值得如此巨额投入?

  近年来,各地大打“历史文化牌”“历史名人牌”,“借”而提升本地知名度、大力发展旅游、招商引资等,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共性现象和共识行为。越来越多的成功范例,似乎在向公众表述着这样一个“真理”:“历史文化牌”、“历史名人牌”一经打出,就可以使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受益。

  但袁世凯这块牌,到底能吸引多少旅游观光者和投资开发者的兴趣,实在难以预想。当地政府如此劳师动众地修葺袁世凯旧居,会沦落为一次失败的跟风吗?它会不会面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另外一个现象也值得警惕:似乎只要是历史名人,不管他是如何类型、什么层次,只要有看点和卖点,就搬出来加以运用,大有“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架势。更可怕的是,在建设“历史文化牌”的各种软硬措施中,政府以及各投资方在“一窝蜂”地上项目、赶工程的过程中,曲解、误解、瓦解历史文化,甚至毁灭性地破坏历史文化名人的形象,扰乱公众视线,使审美疲劳逆转为审丑疲劳。

  不管是处于任何目的和意义,大打“历史文化牌”“历史名人牌”的过程都应慎之又慎。如何使“历史文化牌”、“历史名人牌”能良性地循环发展,则是“历史文化牌”、“历史名人牌”运用者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同样,在项城市政府热火朝天地修葺袁世凯旧居的时候,他们的确应该想想这个问题:袁世凯这块牌到底是块什么牌。

  恨袁世凯不必恨其旧居

  近日,河南项城市政府宣称,要投资6500万元对袁世凯旧居进行维修保护,为此,市里动员各单位职工捐款。普通工作人员要求捐100元,副科级200元,正科级500元,副处级1000元。此举在当地引发争议。(11月21日《北京晨报》)

  实事求是地说,很多历史人物都具有“两面性”,袁世凯一方面可以和“卖国贼”画上等号,但另一方面,在清末关键时刻的倒戈一击,毕竟使国家向告别封建、走向共和迈进了一步。即使是一个齐声唾骂的“罪人”,其本人和旧居也当分别来看。

  袁氏旧居,就算作为单纯的明清建筑,也有很高的学术和研究价值,应该得到修葺和保护。不问青红皂白,就因为他的主人“根不正苗不红”,而将他居住过的地方打入“死牢”,让这些有特色的建筑“雨打风吹去”,这与“文革”的那一套有什么两样?我们知道,满清入关时也曾一路屠城,犯下“扬州十日”之类的滔天罪行,难道因此,我们就要把清朝皇帝居住过的故宫一把火烧掉吗?

  恨乌及屋,有这种观念的人大有人在。而最著名的,非西楚霸王项羽莫属。为了宣泄心中对秦暴政的不满和愤怒,他一把火烧了阿房宫。或许,项羽是想借此与秦王朝划清界限,但是,项羽也因此成为千古文化罪人。

  据媒体报道,不久前文物工作者们在番禺发现了两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建筑,其建筑水准和历史价值可圈可点。可是,就是否应该申请为文物,有关部门却颇为踌躇,原因是房子的主人——李辅群是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但如果历史上的一切沾染了剥削者、卖国者印记的文物,都应该被毁灭。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恐怕,我们的历史将变成一片空白。

  人是人,物是物,修复袁氏旧居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对袁世凯“歌功颂德”。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这是历史学家的事;而对袁氏旧居的修葺,则本着的是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和维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