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保障人权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08:14 法制日报

  11月22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寒意渐浓的北京偶尔飘落了几瓣雪花。这一天,对于中外人权交流而言,是颇具意义的一天。

  22日上午,为纪念联合国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40周年,以及我国发表第一个人权白皮书《中国的人权状况》15周年,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的“尊重和促进人权与建设和谐世界”国际人权研讨会隆重召开,来

自19个国家的70余位国际人权代表齐聚北京,就人权与建设和谐世界问题进行广泛交流。

  令记者感触颇深的是,本次研讨会不但受到了许多国家人权领域专家学者的良好评价,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媒体记者的目光。来自乌克兰国家新闻社的女记者奥尔加便是其中的一位,“今天的中国实在令人羡慕,你们不仅在经济领域的发展速度惊人,而且包括人权在内的其他各个领域都正在蓬勃发展,因此对于这次会议,我们自然要投入很高的关注。”身为中国的一名新闻记者,听到外国同行这样的评价,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瞬间弥漫周身。怀着这样的心情,记者对与会的几位国际人权专家代表进行了采访。

  “中国已在国际人权交流中迈出重要一步”

  尼娜·卡尔帕乔娃女士,是乌克兰议会最高人权代表。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她始终面带善意的微笑,对于此次研讨会,她除了毫不吝惜的溢美之词,更对中国在未来国际人权事业中的作用寄予了很高期望。

  对于中国的人权事业,她这样评价道,“我非常赞赏中国政府在解决人权方面所持的积极务实的态度,你们不但很好地解决了制约各国人权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贫困问题,而且还在国际社会中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给予许多支持和帮助,这为国际社会起到了很好的表率和示范作用。”

  对于国际人权事业当今面临的形势,卡尔帕乔娃女士称,“21世纪面临着许多挑战,而从20世纪遗留下来的许多问题仍将困扰整个人类。特别是近些年来,某些国家出于本国利益而在国际人权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严重干涉到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现在是时候总结这些教训,重新看待一些问题和事实,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现状了。”

  “我们永远记得伟大的先行者周恩来总理”

  在本次会议的开幕式致辞中,有一位国际友人的讲话令记者印象格外深刻,“巴西人民将永远记得中国伟大的先行者周恩来总理所做的努力。”话音未落,会场内便响起热烈的掌声。发言者名为保罗·万努西,是巴西总统府人权特别秘书处负责人和人权部长。

  在会议间歇的采访中,万努西先生再次同记者谈起,中国的周恩来总理和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一样,都一直深受巴西人民的爱戴和敬重,他们在历史上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值得世人永远怀念。虽然我们民族、肤色不同,但全世界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按照联合国宪章的标准共同努力,推动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中国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每个孩子饥饿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直到采访结束后,有一位外国专家的话始终萦绕在记者的耳畔,久久不忘———“每个孩子饥饿的感觉都是一样的。”这位发言者是南非人权委员会主席乔迪·科拉潘。

  科拉潘先生说,“今天在我们倡导创建和谐世界下的人权事业时,更应充分考虑人权需要和人权现实。贫困和战争是人类面对的共同敌人,和平与发展是全世界追求的共同目标。不论在哪,每个孩子饥饿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科拉潘先生再次对国际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霸权主义和双重人权标准现象进行了批驳。他说,“对在没有说明理由、没有通过法院审判、没有经过诉讼程序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将数百人无限期关押在关塔那摩湾和伊拉克,这个现实的例子表明,美国人解放伊拉克人民的说法很难与平民在轰炸袭击中丧生、战俘面临性侵犯的场景相符,这种打着保护人权的幌子却干着干涉他国主权和人权的行径,性质更加恶劣。”

  “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我们要想真正推动世界人权事业的进步,必须通过这种不断的交流和对话,努力推动重建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的新秩序,把国际环境变得更加公平,我想这也是今天参加这次会议所有代表的共同心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