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了一双双渴求的眼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08:14 法制日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西关居委会,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城市地名,却被牢记在了宁夏众多失学女童的心中,因为这里住着她们亲爱的“春蕾奶奶”———姜丽娟。

  今年73岁的银川市民姜丽娟是一名普通的老大娘,她却在11年的时间里,动员了629人参加“春蕾计划”,募集到资金200多万元,开办了38个春蕾班,资助了2622名失学女童重返校园。

  为了一双双渴求的眼睛

  1994年,电视上的一幕令姜丽娟至今难以忘怀。黑洞洞的教室里,宁夏南部山区的孩子拿着树枝在地上比划着写字,孩子们坐在破烂不堪的凳子上,睁大了渴求的双眼盯着老师。

  此景深深地触动了姜丽娟。她是一名孤儿,3岁时父亲去世,13岁时母亲也撒手人寰。童年的苦难经历,把姜丽娟和这些孩子们的心连在了一起。

  1995年,姜丽娟看到一封宁夏妇联关于“春蕾女童”的倡议书,“为了80元钱就不让女娃娃上学了?”得知仅宁夏南部山区就有17000名女童因为交不起一年80元的学费而辍学,姜丽娟夜里辗转难眠。

  第二天,姜丽娟动员全家资助了3名失学女童,之后又发动居委会的老姐妹……那一次,有9名女童重返了校园。

  “不行,近2万名失学女童只资助了9名不顶事!”和妇联取得联系后,姜丽娟从此出门便开始拎一个红布兜,里面装着失学女童的详细资料和照片,走街串巷为女童寻找资助。

  1996年7月,离第一个春蕾班开学就差两个月了,姜丽娟却因胆结石发作被送进了医院。消炎以后躺在手术台上的姜丽娟忐忑不安,“还差几个学生,班就可以开了。我在手术台,孩子们怎么办?”手术后不到一个月,姜丽娟又拎起了她的红布兜。

  1996年9月,姜丽娟奔走筹资的第一个46名失学女童组成的“春蕾班”如期开班,姜丽娟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

  别人眼中的“祥林嫂”

  无论遇到生人还是熟人,姜丽娟都会从随身的包里拿出厚厚一大叠资料,条件反射似地说:“你看,这些孩子多可怜啊……”

  她成了别人眼中的“祥林嫂”。别人不理解,姜丽娟却告诉记者,这些“失学的女娃”早已把她的心占得满满的。她走到哪儿,“春蕾计划”就宣传到哪儿。

  姜丽娟有一本“春蕾手册”,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一名资助者的姓名、电话、单位、职务、资助金额、说明等,便于追踪和回访。有些人因为单位调动找不到了,她就用自己的钱补上,一直资助到孩子毕业。

  10多年来,从自治区领导到普通老百姓,在姜丽娟的“春蕾手册”里都榜上有名。资助每一名失学女童,姜丽娟都至少要跑3趟。从捐助人处拿捐款、把捐款交给妇联、再从妇联拿发票。最多的一次,为资助一名失学女童,她来来回回跑了11趟。年逾七旬的姜丽娟身体并不好,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脏病等疾患多年来一直折磨着她,但她乐意跑。“看着那些孩子的照片,心里就特别踏实。”

  集资助学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冷言冷语、拒之门外是常有的事,但姜丽娟并没有因此畏惧和退缩过。“佩服她,不容易啊!那么大年纪的人,要钱的事,特别难做!”姜丽娟的邻居陆利萍感慨地说:“毕竟都是从人家腰包里掏钱,我也和她跑过两次,有时候遇上冷言冷语,换了我,我是受不了的!”

  “孩子命运的改变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姜丽娟在乎的并不多,孩子命运的改变就是她最大的安慰。10多年来,姜丽娟收到的感谢信厚厚地堆了一叠。宁夏西吉县田坪乡园庄小学学生王菊平在信里说:“非常感谢您给了我们衣服,冬天快到了,这身衣服给我们带来了身上的温暖,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我们一定会刻苦学习,决不辜负您对我们这些山区穷孩子的关怀和帮助。”

  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出台后,姜丽娟一边继续为“春蕾女童”募集上学所需生活费用,一边又开始了更为艰难的为贫困高中生和大学生募集捐款之路。资助一名春蕾女童只要400元,资助一名贫困高中生却要3000元,贫困大学生更是要5000元。然而姜丽娟却没有因此停止她的助学活动,反而跑得更勤了。2005年以来,姜丽娟又奇迹般地募集到助学捐款28.4万元。

  “我长大了一定也像您一样,做一个好心人”,一位署名为“永远敬佩您的女孩”在来信中说。

  据新华社银川11月23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