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劳动力成本低廉”不是好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10:44 国际在线

  作者:马红漫

  据新华社昨日报道,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最近给出的一份报告,报告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低工资”新兴经济体仍是世界上最具成本竞争优势的地区,但这种优势却并不如人们一般认为的那么大:中国制造业人员的工资虽然只及美国制造业员工工资的2.9%,但其“生产率”水平也远低于美国同行,仅为后者的13.7%。综合这两项因素得出的结论是,中国

制造业的单位劳动成本为美国的21.3%,真实成本较之表面成本提高了7倍之多。

  在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背后实际上是劳动力本身提高自身素质的困境:劳动力的生活质量因为收入低下的原因,很难获得大幅度地提升,其自身及子女接受教育、提高素质的愿望很难获得满足,继而只能无奈地从事低附加值劳动谋生,也就陷入了无法提升价值效率的困境之中。

  一位学者曾经以美国的例子描述劳动力个体竞争力的重要性: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美国劳动力成本太高,使日本和韩国在家用电器、汽车产业等方面赶超美国。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美国从劳动生产率、人均收入等指标上看,均明显高出日本和欧洲一截。原因在于家电与汽车虽瓦解了,美国最小的经济体(即个人和家庭)竞争力却是有保证的。高工资、高福利的保障使工人有实力送孩子上大学,下一代摇身一变,成长为软件设计师、医生,家庭作为经济体升级了。由此可见,对劳动力素质培养的投入形成了国家间竞争的优势差别:一国的劳动力在低成本的口号下,以自己的廉价付出为另外一国的劳动力打工,这正是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写真。

  另一个值得强调的是,在当下的中国,一些本应当内化的企业成本被忽视:首先,一些企业忽视员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劳动安全保障和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通过降低员工基本保障待遇而获取所谓的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二是生态环境成本被忽视,虽然我国生态环境成本高昂,但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将劳动力等直接生产投入计入成本,而有意或无意忽略掉生产的环境成本和代价。

  如果把这两方面被忽略的成本内化到企业成本计入成本,固然有可能导致低成本优势消失,但是意味着企业成本定价的合理化和公正化。从这个角度讲,告别低价劳动力,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来源:东方早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