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指标号令之下的奇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14:26 四川新闻网

  (本月特约评论员 徐光木)建筑师张芳(化名)意外发现自己6年前的精神病报告,她是如何被诊断为精神病人的?昨日,在这一事件中一直保持沉默的时任居委会主任承认,这本精神病人防治康复手册上的所有内容均是编造的,原因是居委会为了完成普查指标。(《南方都市报》11月23日)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在指标的一声号令下,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不

要说亩产万斤,就连“喜欢喝酒喝得醉醺醺的男人”,“结婚后不生孩子的女人”都会被列为精神病。如果按照这一逻辑,我不知道全中国该增添多少例精神病人。然而这不全是居委会的错,上级下达的6%的指标当然是得完成的,否则就是不达标,是没完成任务,所以,居委会主任在情急之下出此下策也在情理之中。

  由此看来,张芳之所以被编造为精神病,病因其实就在6%的精神病指标上面。我不知道6%的精神病比例有何科学依据可言,为什么是6%,而不是4%或者8%?或许这6%的精神病比例还是什么国际标准,是国外的某个权威机构经过调查统计得出来的结论。我姑且承认这种假设的成立,但一个基本的常识是,全球6%的人为精神病患者并不等于全中国6%的人就是精神病患者,同理,假使广州的精神病发病率为6%,也不见得张芳所居住的小区的发病率也在6%。而有关部门之所以下达这一指标,其实是犯了概率学和统计学上的常识错误,才闹出如此笑话来。

  23日的报纸上还有一条新闻,广州市在近日制定的《2006~2008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规划》中提出,要加大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让群众安全感达到85%以上(《广州日报》11月23日)。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且不说所谓的安全感本身就是个抽象的概念,难于量化和统计,我的疑问是制定85%的比例有什么依据,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如何,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等等。

  或许,政府在制订这一宏伟目标的时候已经通盘考虑过这些因素,对达到这一宏伟目标也有十足的信心。有信心当然是好事,俗话说的有,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嘛,可我所担心的是,类似于张芳被编造成精神病的事例会再次发生,为了完成指标正常人都可以被编造成精神病,更何况是原本就说不清道不明,听起来云里雾里的安全感呢?

  作者系中国80后作协副主席、中国改革时空网顾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