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运河“卡喉”之苦何时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5日09:33 常州日报

  索引

  9月19日上午,锡溧漕河南宅段因大雾引发堵航,被堵船舶一直延至宜兴和桥段;

  9月22日,常州、无锡两市交界处航道一船沉没,致东尖桥至宜兴西九段40余公里航道全线堵航,2000余艘船舶受堵;

  10月30日凌晨6点,锡溧漕河航道因大雾笼罩,戴溪大桥至白巷桥再次发生严重船舶堵塞事件,堵塞里程达15公里;

  11月5日,常州内河航道再次堵塞,600多艘船舶滞留在孟津河观庄桥嘉泽段长达一周之久,船民们苦不堪言……

  据地方海事部门不完全统计,2004年至今年10月底,苏南运河、芜太运河、锡溧漕河、丹金溧漕河等主干线航道,共发生48小时以上堵航19次,仅丹金溧漕河溧阳段就发生大小堵航事件251次,平均每4天不到就“堵”一次。

  探因

  “低水位”下造成连续堵航大面积、长时间堵航事件90%以上发生在枯水期。近两年入冬后雨水偏少,加上河塘大量淤塞、废弃、填埋,内河周围的蓄水功能下降。

  2004年进入枯水期后,苏南运河常州段水位比前两年同期下降近30厘米,一直维持在3.05-3.10米;今年汛期干旱,运河水位徘徊在3.5米;而运河水深低至3米时,航道底宽已不足15米,大吨位船队根本无法正常交会。

  今年8月,丹金溧漕河发生持续10天的大堵航,低水位是造成连续堵航的最大因素:丹金溧漕河水位一星期内下降30多厘米,降至3.44米。

  大吨位船舶“压垮”航道

  苏南运河常州段为4级航道,通航船舶限载500吨。但实际载重近1000吨的单船、1万吨的拖船队也从长江直接进入辖区。而运河常州段弯道多、沿线港口密布,通航能力进一步降低。此外,运河淤积严重,导致通航技术等级下降。

  丹金溧漕河、芜太运河、锡溧漕河均为5级航道,船舶限载300吨,可400吨、500吨的船舶屡见不鲜,加之许多航段两岸坍塌严重,河床抬高,不明碍航物增多,稍有不慎便触礁搁浅,引发堵航。

  船舶大型化及船流量猛增,使航道不堪重负。据统计资料,1992年运河年通过船舶25.7万艘,平均61吨/艘,2003年增至29.76万艘,平均吨位222吨/艘。今年9-10月,运河常州段船舶日均通过量48万吨,同比增长37%,已发生大小堵航6起,累计112小时;丹金溧漕河常州段日均通过量23.5万吨,同比上升12%;已发生大小堵航20起,累计132小时。

  “超限船”搁浅带来堵航

  地方海事在勘测中发现,运河航道中间已形成一道宽约20米、低于航道设计水深30-40厘米的航槽。据分析,这道航槽是在低水位时,吃水3米左右的大型船舶拖泥航行形成的。这些拖泥航行的船舶,尤其是严重超限的大型船极易搁浅,成为大范围堵航的导火线。据统计,运河常州段2005年接处警544起,70%以上与超限船舶有关。

  此外,大型船队驳船吨位剧增,而轮头动力依旧,航速极其缓慢,大型重载船队每小时仅3公里(规定航速不小于6公里),途经复杂水域或遇船舶密集、交通管制,常常严重影响其他船舶通行;小吨位船舶的船主常置安全于脑后,盲目追越,成为事故发生率最高的一类船舶。港口设置落后成“瓶颈”

  苏南运河常州段航道相对狭窄,而沿运河的一些港口没有大型船队停泊的锚地,也不符合大型船舶装卸要求,到了枯水季节,乱停乱靠的船舶往往使这些港区成为“瓶颈航段”。

  措施

  提升排堵能力

  完善防堵措施,依靠科技加强装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常州地方海事消除堵航苗头数以百计,今年1至10月接警近1000起,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2004年起,常州地方海事在苏南运河、锡溧漕河和丹金溧漕河等易堵航段实行24小时电视监控,控制大吨位船舶通行,发现情况立即处理,取得明显效果。

  搜救网络体系在同一时间建立。在内部,实行24小时值班和搜救,汽艇24小时待命;在港口、码头、易堵航段,建立信息网络,使航道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反馈到搜救中心。此外,海事人员在44.5公里的运河常州段划分了8个管制区,一旦发生大面积堵档,船舶可以分门别类有序停泊。

  今年10月,4艘大马力排档艇投入使用,为应付突发事件发挥了积极作用。

  航道升级才能治本

  完善、落实枯水季节通航制度;外堵内罚严重超限船舶……目前,常州地方海事正积极探索确保航道畅通长效管理机制。然而,运河屡遭“卡喉”之苦,疏堵只是治标,只有尽快实施有效疏浚和合理改造,提高航道级别,才是“治本”之道。记者日前获悉,苏南运河、芜太运河、锡溧漕河、丹金溧漕河等已纳入省干线航道网,其中锡溧漕河、苏南运河常州东、西两段以及芜太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已被省交通厅初步立项,丹金溧漕河三级整治有望于明年立项并动工。阮新华陈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