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特迪瓦毒垃圾事件: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5日16:1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任海军)科特迪瓦毒垃圾事件自发生之日起至今已有三个月了,然而它引起的波澜并未平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呼吁西方国家出资买单,用于长期清理那些不远万里“专程来到”科特迪瓦的毒垃圾以及相关重建工作。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毒垃圾事件的关注。

  今年8月,一家荷兰公司通过代理公司,在科特迪瓦阿比让倾倒数百吨有毒垃圾,引

发严重环境污染。这是对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的公然违背。

  殖民主义时代,西方国家通过三角贸易从非洲疯狂掠夺资源,这种近乎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的行为严重阻碍了非洲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在,某些发达国家继续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等“不文明”的方式继续掠夺非洲,并默许或不严格阻止本国企业将各种工业废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目前,美国并未签署《巴塞尔公约》,大部分欧洲国家虽然签署了这一公约,但非洲分析人士认为,一些欧洲海关往往注意进入欧洲的货物,对出口货物的检查则不太在意。此外,电器和电子设备废品往往作为可被再利用的物资出口,绕过了有关管理条例。

  可以说,科特迪瓦毒垃圾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而冰山下掩盖的是更多还未造成人员严重伤亡的来自西方国家的垃圾污染事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去年对欧洲17个港口的258艘货船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其中的140艘载有各种废料,并认为非洲是废料最可能的目的地。尼日利亚去年进行的调查也显示,每月都有数百个装满旧电子设备的集装箱运抵拉各斯港。产品标签显示,其中的45%来自欧洲,45%来自美国,10%来自日本等国。

  有关专家说,发达国家的公司出口废品和电子垃圾有利可图。由于检查不严、处罚较轻,这几乎是一种“无风险犯罪”。

  分析人士指出,在环境问题上,发达国家及其公司想要“独善自身”,其实是不智之举。将废料转移至他国确可使本国小环境暂时不受损害,但是,废料污染他国小环境,也终究会侵蚀地球大环境。当大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西方国家再如何苦心经营,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小环境不受影响。届时,它们恐怕只得花费更多财力、精力来处理这一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否则,倾倒毒垃圾者最终还是要自食其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