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谐社会:“共赢”的价值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6日04:53 中国青年报

  常绍舜

  ■和谐社会的价值观既应该是多元的,又应该是共同的,前者体现着和谐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后者则体现着和谐社会的统一性和有机性,而“共赢”的价值观则是这两者统一的体现。

  和谐社会的概念是在社会存在多元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然而,如果只有多元价值观又是构建不起和谐社会来的:因为在这种状态下,必然是你干你的,我干我的,结果是有分无合;如果把损害别人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则会导致社会冲突,也就根本谈不上和谐社会。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除了承认多元价值观的存在外,还必须得有共同的价值观,这种共同的价值观能够包容多元的价值观,因而能得到价值观主体的普遍认可和支持。这样的价值观应该是“共赢”的价值观。

  “共赢”是从博弈论中引伸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是与零和博弈相对立的一种博弈方式,其特点是主体双方在博弈中都得到赢的结果(即共赢),而不是一方赢,另一方输的零和结局。这一概念在现代领导学和企业管理学中经常被使用,并在经济交往中发生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把“共赢”作为和谐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社会主体都是以“赢”作为自己价值观核心的,而“共赢”价值观并没有否定社会主体以“赢”为目标的价值观,而是涵盖了这种价值观,只不过把“赢”的结局由一方扩展到多方罢了。因而,这种价值观必定能够得到各种社会主体的认可和支持。而社会主体认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乃是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

  其次,“共赢”价值观为各种社会主体以“赢”为目标的价值观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当然,在现代社会中,以主体“独赢”为目标的价值观还是普遍存在的,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均衡趋势的出现,这种以主体“独赢”为目标的价值观越来越难以获得实现,目前各个领域中谈判的失败就多是由这种主体“独赢”的价值观造成的。而“共赢”价值观则既可以使自己达到价值目标,又可以使对方达到价值目标,这种兼顾性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

  第三,由于“共赢”的结局符合所有价值主体的目标要求,因而这种价值观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价值主体之间的恶性竞争,促进其相互妥协,而相互妥协乃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最后,这种“共赢”的价值观不仅适用于某一国家内部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适用于当今和谐世界的构建。目前的世界,虽然政治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从而使得少数发达国家仍在奉行自己“独赢”的价值观,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不同国家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加强,因而这种“独赢”价值观的实施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而“平等互利”的价值观则日益受到欢迎。这种“平等互利”的“共赢”价值观正是和谐世界的思想基础,随着这一思想基础的扩大,必将推动和谐世界的构建。

  “共赢”的价值观虽然是在现代社会中形成和发展的,然而它的雏形却早在古代社会就已形成了。我国战国时期墨子的“兼爱”说,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思想在内的孔子“仁”学,都可视为这种“共赢”价值观的早期表现,而近代欧洲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则更是包含着这种“共赢”思想。至于现代国际上各种体现着平等互利精神的条约和规定等乃是渗透着这种“共赢”精神的典范。因此,将“共赢”价值观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之必需,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之必然。

  当然,把“共赢”作为社会统一的价值观并得到绝大多数价值主体的认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既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也需要政府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来促进,更需要理论界对“共赢”的内容、本质及其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的阐发和解释,这其中肯定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挫折。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共赢”的价值观是一定能建立起来的,并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

  总之,和谐社会的价值观既应该是多元的,又应该是共同的,前者体现着和谐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后者则体现着和谐社会的统一性和有机性,而“共赢”的价值观则是这两者统一的体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