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切为了这些孩子的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6日06:37 江南时报

  她,带着简单的行李,怀着满腔的热血,丢弃儿时的童稚,离开父母温馨的呵护,远离城市的繁华,来到这漫天飞舞着黄沙的土地上,开始她人生梦幻之旅的航程。她就是甘肃漳县城关中学支教志愿者李玫。

  “当听到他们用不熟练的普通话向我们诉说的时候,当看到他们离开课堂回到家里帮忙喂猪时候,当尝到孩子们在雨天给我们送来的黄瓜的时候……我们感到的不仅仅是可爱

,更多的是怜爱。他们用自己的巧手,将便宜的材料制作成一个个漂亮的手链送给我们。小小的礼物戴在手上,我们的心却变得沉甸甸的……”

  这段话摘自正在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城关中学从事西部支教工作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李玫的日记。

  李玫,女,1983年出生,中共党员,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届毕业生,曾担任学生会副主席,曾获优秀毕业生等光荣称号。

  在毕业面临多种选择去向的情况下,李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西部支教这条路。选择的结果也得到了家人的鼎力支持,于是李玫轻松地背上行装踏上了开往西部的火车。李玫一行有6人,全是自愿选择到西部支教的优秀学生。到了目的地,迎接他们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望不尽的黄土地和漫天飞舞的黄沙。但是,站在校门口迎接他们的那一群高兴而又羞涩的孩子坚定了他们留下来的决心。

  第二天是李玫第一次面对自己的学生,她精心准备了一番,想象着电影里学生欢迎新老师的场面,内心充满了期待……

  (原声):

  然而,当我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曾经有过的所有的浪漫,所有的幻想全都没有了。教室里,有的学生坐在桌上聊天,有的追追打打,有的趴在桌子上睡觉。看到这种情况,我原本的雄心壮志一下子被消磨了不少。

  这个班成绩优秀的学生只有少数的几个,多数学生都很顽皮,上课时做什么的都有。面对这样的情形说实话,我真的很失望。“难道我的西部支教生涯就这样度过吗?”我不断地问自己。

  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李玫的想法,也让她对这个班级的学生有了新的认识。

  一次,李玫让学生们写一篇题目叫《我的爸爸妈妈》的作文。当时班上一个男同学很冲动地站起来吼道:“我不写!什么破作文!”然后就跑出去了。李玫觉得自己当时特别像一个小丑所有的自尊都被学生的行为践踏得荡然无存。等到下课,李玫走出教室,看到那个男同学坐在教室门口的水泥台阶上,就把他叫到办公室。

  (原声):

  那次谈话,我才了解到,这个男孩自小被爷爷带大,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但从未回过家,使得他从没感受过父母的关爱,所以才会如此反感这个作文题目,因为在他的脑海中,父母就是“巫婆”的代言词。这让我很内疚,我的一次无心的举动触动了他的伤口,于是我细心地开导他,并在后来的支教过程中从各个方面关心鼓励他,让他了解社会好的一面,并教育他现在开始要为自己的将来打算,如何确立和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后来这位学生给李玫写了这样一封信:“老师,是你让我认识到自己不能自暴自弃,虽然我不像别人有爸爸妈妈疼,但我有爷爷,有同学,还有老师你。所以我应该比别的学生更努力,这样我才能让爷爷和我一起过更好的生活!我要争取毕业后带着爷爷去你们城里生活!”这封信深深地震撼了李玫。

  在李玫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漳县城关中学的学生经常给他们写信诉说心里的想法,因为孩子们觉得这些城里来的老师是那么地和蔼可亲,他们感觉自己得到了重视,于是也经常带些家里种的水果给李玫和同事,这些做法很是让李玫和同事们感动。

  考虑到西部农村比较闭塞,李玫把从家里带过来的收音机、MP3、手提电脑介绍给学生们,并教会他们使用,还给他们讲城市里的生活,让他们开拓眼界。孩子们面对这些高科技产品,又是兴奋又是担心,兴奋的是从来没见过,很想去摸摸,担心的是怕把它弄坏了,家里赔不起。看见孩子们小心翼翼的样子,李玫心酸地说:“孩子们,你们放心地摸吧,不会弄坏的。”听了这话,孩子们全都涌了上来:“老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充满童真的求知的笑脸,李玫心酸地笑了。

  (原声):

  刚到漳县的时候,天气已经变得很冷了。这里没有暖气,得自己生炉子。四周的风刮起来没完没了,风大的时候会卷起漫天黄沙,桌面上每天都是一层灰,一天擦上几遍,却总是灰蒙蒙的,皮肤也被风沙吹得干裂不已。这对于生活在南方大城市里的我来说,必然是一种痛苦。我也有想放弃的时候,但每当我看到学生们把土豆当饭吃,馍馍硬得像石头还照样往嘴里塞,手冻肿了还在教室里读书,晚上睡觉被子薄得透风的时候,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我告诉自己,为了这些可怜又可爱的孩子们,我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下去!

  在采访将要结束的时候,李玫不禁担忧起来:谁曾想过,当大城市里的孩子享受着网上聊天的乐趣的时候,西部农村的孩子却连收音机都不会用。这些孩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在这里,父母为了改变生活状况和为子女上学而外出打工,大批的孩子不得不成为“留守儿童”。这种现象不仅威胁着孩子们的学习,更威胁着他们的正常情感。没有人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缺少父母情感交流的孩子们,只能偶尔给父母打个电话。而学校由于师资力量有限,也无法代替父母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对于这些孩子的未来,我们有的只能是担忧。他们的未来路在何方?

本报校园记者 刘淑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