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少林绝技幕后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00:00 东南早报

  南拳

  【现场】

  挥臂带风,掷地有声。昨日表演中,泉州南少林的五祖拳让来宾们大饱眼福。泰国法师看了表演后,邀请新任方丈明年带领武僧到泰国表演。

  【背后】

  理农法师每天坚持练四次拳,早上6点至7点,9点至10点半;下午2点30分至4点,晚上7点至9点。

  这也是如今泉州少林寺30多个武僧每天的必修课。南拳是南少林的代表,五祖拳是南拳的代表。

  “习武一辈子,马步一辈子。”理农说,五祖拳是南少林的基础,这个是每个弟子每天的必修课。打柴挑水练拳,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中的情形,在泉州南少林真实再现。

  铁臂功

  【现场】

  马步,运气,出手,砰,石条断裂。

  里三层的观众爆发出欢呼和掌声,外三层的观众急得踮脚的踮脚,站石凳的站石凳。

  18岁的理峰站在中央,一圈铁座上立了6根石条。接着,他换手、挪步,一根根将石条全部劈断。他用的是赤裸的手臂,不包任何东西。昨日庆典上,理峰的“铁臂功”让所有在场的人叫绝。石条一米长、11厘米宽、8厘米厚,固定在一个铁架上。摸一下理峰的手臂,硬如铁块,没有半点损伤。

  【背后】

  2001年9月,13岁的理峰从广东老家来到泉州南少林寺学艺。

  三四年前,理峰开始练习“铁臂功”。“刚开始练的时候,每天要用一把竹筷棱角敲打手臂,每次都要打3500下以上,每次手臂都会敲得又红又肿,然后抹上特制的药酒,第二天接着敲。”理峰说。

  毕竟太小,理峰也有打退堂鼓的时候,但藏在心底的“要成功就要忍受皮肉之苦”的信念,激发了理峰的斗志。

  这样枯燥地敲了几个月后,理峰开始用手臂敲树。每次都是在凌晨四五点,长期的辛苦似乎更磨炼了理峰的意志。他开始一天天更早起床,更用功地练习。此后,理峰开始跟随老师练习心法和爆发力。

  2006年3月,理峰打断了第一根石条,当时是11厘米宽、6厘米厚的石条。

  “很多都拿去铺路了。”理峰不好意思地说。

  据了解,这些石条是石栏石,比一般的花岗石要硬很多。就在前几日的练习中,理峰的“铁臂功”又精进了一步,能打断11厘米宽、11厘米厚的石条了。

  “功夫无止境。”理峰现在一门心思想练好这门绝技,“我也不知最后能打到多粗,但向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是每个学武之人的梦想,所以我尽全力练习,练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理峰伸出手,告诉记者:“你看,我的手指较细,以前手臂也较细,现在你看到的这么粗的手臂都是一步步练出来的。”

  昨日,理峰的父母特意从广东赶过来看儿子表演。看到儿子敲石条,父母又高兴又担心,下来后一直拉着儿子的手,边查看边问,痛不痛,痛不痛。

  “绝技不单单是绝技,还包括修为,包括我长期练南拳体会到的习武精神,包括支持和提点我的人,不是一句感谢话能说清楚的。”理峰说,知道练武不只是练力气的事,他每天坚持4点30分起床,上早课(念经)、打扫卫生、长跑等。

  一指禅

  【现场】

  运气,倒立。一指禅赢得了满堂彩。而为练就这样的功夫,理亮在台下用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吃苦精神苦练了好几年。

  【背后】

  “现在我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每天大量运动后,别人都可以大碗大碗地吃,而我只能吃一碗饭。”理亮说,为了保持一指禅轻盈的身材,不能把自己练得太壮,吃得太胖。

  2004年,理亮向外展示一指禅绝技后,没想到这种痛苦就一直伴随着他。

  每天早上4点30分,理亮起床上殿念早课,5点钟左右就开始跑步、青蛙跳,再练习手掌倒立,拳头倒立走路,再接着套路练习5至8遍。为了保持身材,理亮每天要跑步4至5公里。在夏天,为了让身上流更多的汗,理亮甚至要身披厚厚的棉被跑步。手劲大、脚步轻盈是理亮最大的特色。

  练一指禅还需要内功,他练习“腹顶钢筋”,每天“饿”着肚子还要用钢筋顶腹,其中之苦自然不必说。为了更好地练习一指禅的功夫,如今理亮又开始修炼他的另一门轻功———水上漂。

  如何练成传说中的轻功水上漂呢?据介绍,夜晚辗转不眠时,释理亮想了个借力的办法,在席子上再加一层三毫米厚的三合板,宽度约1米。这个想法,取代了他最初的构想———十张席子,一张一张慢慢抽掉。

  理亮现在仍然苦修少林一指禅绝技,希望能练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练就一指禅的释理亮如今已是身怀多种少林绝技,但他透露:“飞檐走壁才是我心中真正要实现的梦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